一、茶叶有哪些主要虫害?如何科学防治? 1、茶小绿叶蝉:该虫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 , 雌成虫产卵于嫩梢茎内 , 致使茶树生长受阻 , 被害芽叶卷曲、硬化 , 叶尖、叶缘红褐焦枯 。 在低山茶区该虫年发生12—13代 , 危害盛期5—6月及9— 10月;高山茶区该虫年发生8—9代 , 危害盛期7—9月 。 以成虫在茶树、豆科植物及杂草上越冬 。 成虫多产卵于新梢第二、三叶间嫩茎内 。 防治方法:(1)加强茶园管理 , 清除园间杂草 , 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 可减少虫卵并恶化营养和繁殖条件 , 减轻危害 。 (2)发生严重茶园 , 越冬虫口基数大 , 抓紧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 , 喷洒 50%辛硫磷或马拉硫磷1000倍 , 以消灭越冬虫源 。 (3)采摘季节根据虫情预报于若虫高峰前选用生物农药天霸1000倍或80%敌敌畏2000倍或98%巴丹1000---1500倍 。 2、茶叶螨类: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性仅次于叶蝉的一类重要虫害 , 因体微小 , 一般肉眼难以察觉 , 需在10倍扩大镜下才能观察清楚 。 在我市发生种类主要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爪螨和侧多食跗线螨 。 3、茶橙瘿螨:在我市发生较为普遍 , 主要以成、若螨吸食成叶及嫩叶汁液 , 致使被害叶片呈黄绿色 , 主脉变红褐色 , 失去光泽 , 叶背出现褐色细斑纹 , 芽叶萎缩 。 成螨体黄色或橙红色 , 似胡萝卜形 , 体前端有足两对 , 幼、若螨淡黄色至浅橙黄色 。 该虫年发生20多代 , 虫口主要分布在上层成叶及嫩芽叶上 。 高温、干旱、雨量大、雨期长的环境 , 茶园虫数少 , 危害轻 。 全年有两次明显高峰 , 第一次在5—6月 , 第二次一般在高温干旱期后发生 。 防治方法:①秋茶结束后 , 于11月下旬前抓紧喷施波美0.5度石硫合剂 , 减少越冬虫口基数 。 ②实行分批多次采摘 , 可减少虫口数 。 ③在发生高峰前喷施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一 3000倍或25%扑虱灵800--1000倍 。 4、茶跗线螨:又名侧多食跗线螨、茶半跗线螨 。 成、若螨栖息于茶树嫩芽叶背面吸汁危害 , 被害叶背出现铁锈色 , 硬化增厚 , 叶尖扭曲畸形 。 芽叶萎缩 。 该螨年发生20--30代 , 以雌成螨在残留芽叶、鳞片、叶柄 。 缝穴及杂草上越冬 。 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有利其发生 。 一般夏秋茶发生较危严重 。 防治方法:参照茶橙瘿螨 。 5、茶叶瘿螨:主要为害成叶和老叶 , 被害叶片失去光泽呈古铜色 , 叶面沿叶脉密布白色尘埃状蜡质蜕皮壳 , 叶脆易裂 , 严重时大量落叶 。
该螨年发生10多代 , 以成螨在茶树叶背越冬 。 高温干旱季节有利发生 , 全年以7--10月发生最盛 。 防治方法:参考茶橙瘿螨 , 但分批多次采摘对其无效 。 【茶叶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6、茶短须螨:以成、若螨刺吸成叶或老叶汁液 , 致使叶片失去光泽 , 叶背常有紫色斑块 , 主脉及叶柄变褐 , 后期霉烂 , 引起大量落叶 。 该螨年发生10代左右 , 主要以雌成螨群集在土下1—6厘米茶树根颈部越冬 , 少数在叶背、腋芽及落叶中越冬 。 茶园中多数为雌螨 , 行孤雌生殖 , 主要栖息叶背危害 。 全年以7--9月份高温干旱季节危害严重 。 防治方法:(1)做好茶园抗旱工作 , 清除茶园落叶及杂草 , 加强管理 , 增强树势 , 提高抗逆力 。 (2)秋茶结束后 , 害螨越冬前喷施波美0.3—0.4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 (3)在害螨发生高峰前喷 20%哒螨酮或15%灭螨灵2000—3000倍或73%克螨特2000倍或25%喹硫磷1000—1500倍液进行防治 。 [1] [2] 下一页 7、咖啡小爪螨:该螨以成若螨吸食危害成叶 , 被害叶局部变红 , 后呈暗红色斑 , 失去光泽 。 露水未干时叶面上可见一层细蛛丝 , 手捏螨数多处叶片即见指染血迹小红点 , 细看叶上有红色虫体爬动 , 螨体附近有许多白色蜕皮壳和卵壳 。 年发生10-20代 , 世代重叠 。 多栖息叶面危害 。 卵散产于叶正面且以主、侧脉两侧及凹陷处为多 。 早期、秋冬季危害严重 。 防治方法:参照茶短须螨 。 8、茶蚜:我市茶园常见但易防治害虫 。 茶蚜多聚于新梢叶背且常以芽下一、二叶最多 , 以口针刺进嫩叶组织内不时尽力吸食危害 , 致芽叶萎缩 , 伸长停止 , 甚至芽梢枯死 , 其排泄物"蜜露"不仅污染嫩梢且能诱发煤病 。 一年发生20代以上 , 全部以卵或无翅蚜在叶背越冬 , 早春虫口多在茶丛中下部嫩叶上 , 春暖后渐向中上部芽梢转移 , 炎夏虫口较少 , 且以下部为多 , 秋季又以上中部芽梢为多 。 防治方法: (1)及时分批多次采摘 。 (2)药剂通常选用40%乐果、50%辛硫磷、80%敌敌畏2000倍液喷施 , 尤要喷湿叶背 。 9、黑刺汾虱:在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 。 以幼虫聚集叶背 , 固定吸食汁液 , 并排泄"蜜露" , 诱发煤烟病发生 。 被害枝叶发黑 , 严重时大量落叶 , 致使树势衰弱 , 影响茶叶产质量 。 该虫年发生四代 , 以老熟幼虫在叶背越冬 , 次年3月化蛹 , 4月上、中旬羽化 。 各代幼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上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 。 成虫产卵于叶背 , 初孵若虫爬后 , 即固定吸汁危害 。 防治方法: (1)加强茶园管理:结合修剪、台刈、中耕除草 , 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 , 抑制其发生 。 (2)生物防治:应用韦伯虫座孢菌菌粉0.5-1.0公斤http://www.teaeat.cn/亩喷施或用挂菌枝法即用韦伯虫座孢菌枝分别挂放茶丛四周 , 每平方米5-10枝 。 (3)化学防治:根据虫情预报于卵孵化盛期喷25%扑虱灵800倍或25%天王星1000倍或50%辛硫磷1000倍 , 注意务必喷湿叶背 。 10、茶丽纹象甲:又名茶小黑象鼻虫 。 我市局部茶区危害严重 。 幼虫在土中须根 , 主要以成虫咬食叶片 , 致使叶片边缘呈弧形缺刻 。 严重时全园残叶秃脉 , 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 一年发生一代 , 以幼虫在茶丛树冠下土中越冬 , 次年3月下旬陆续化蛹 , 4月上旬开始陆续羽化、出土 , 5-6月间为成虫为害盛期 。 成虫有假死性 , 遇惊动即缩足落地 。 防治方法: (1)耕翻松土 , 可杀除幼虫和蛹 。 (2)利用成虫假死性 , 地面铺塑料薄膜 , 然后用力振落集中消灭 。 (3)于成虫出土前撒施白僵菌871菌粉 , 亩用菌粉1-2公斤拌细土施土上面 。 (4)成虫出土高峰前喷施2.5%天王星800倍或98%巴丹800倍或与871菌粉0.5-1.0公斤http://www.teaeat.cn/亩混用 。 11、茶卷叶蛾:群众俗称"包叶虫"、"卷心虫" , 幼虫卷结嫩梢新叶或将数张叶片粘结成苞 , 多达4-10叶 , 幼叶潜伏其中取食危害 。 严重时大大降低茶叶品质和产量 。 该虫年发生6代 , 以老熟幼虫在虫苞中越冬 。 各代幼虫始见期常在3月下旬、5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上旬、9月上旬、11月上旬 , 世代重叠发生 , 幼虫共六龄 。 成虫有趋光性 , 卵呈块多产在叶面 。 防治方法: (1)随手摘除卵块、虫苞 , 并注意保护寄生蜂 。 (2)灯光诱杀成虫 。 (3)掌握1、2龄幼虫期喷药防治 。 可选用80%敌敌畏1000倍或2.5%天王星或25%喹硫磷800倍 。 12、茶枝蠊蛾:又名蛀梗虫 , 分布我市各茶区 。 幼虫蛀食枝条常蛀枝干 , 初期枝上芽叶停止伸长 , 后蛀枝中空部位以上枝叶全部枯死 。 该虫年发生一代 , 以幼虫在蛀枝中越冬 。 次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 , 4月下旬化蛹盛期 , 5月中下旬为成虫盛期 。 成虫产卵于嫩梢二、三叶节间 。 幼虫蛀入嫩梢数天后 , 上方芽叶枯萎 , 三龄后至入枝干内 , 终蛀近地处 。 蛀道较直 , 每隔一定距离向荫面咬穿近圆形排泄孔 , 孔内下方积絮状残屑 , 附近叶或地面散积暗黄色短柱形粪粒 。 防治方法: (1)在成虫羽化盛期 , 灯光诱杀成虫 。 (2)秋茶结束后 , 从最下一个排泄孔下方5寸处 , 剪除虫枝并杀死枝内幼虫 。 13、苔藓和地衣:苔藓是高等绿色植物 , 生活在阴湿之地 , 地衣是菌和藻的共生体 , 据外形分为叶状、壳状、枝状地衣 ,
推荐阅读
- 各茶区病虫害种类及防治
- 茶叶执行新国标
- 铁观音储藏方法
- 日照绿茶有望实现“零农残” 研发新技术
- 浅究中国的饮茶历史
- 茶叶在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
- 芦花鞋的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芦花鞋的课文主要内容是讲什么
- 临沧力保茶叶生产无公害
- 茶叶保鲜的机械冷藏法
- 家庭贮存茶叶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