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颖绝人苦节读书
白居易 , 字乐天 , 山西太原人 , 生于德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 。 白居易自幼聪颖绝人 , 是个天才儿童 , 出生六、七月便能分辨之、无二字;五、六岁学作诗 , 九岁时已熟谙声韵;十五岁知有进士之名后 , 便勤奋苦读 。 他在《与元九书》曾提到自己读书的情形:二十以来 , 昼课赋 , 夜课书 , 间又课诗 , 不遑寝息矣 , 以至于口舌成疮 , 手肘成胝;既壮而肤革不丰盈 , 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 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 。 信中提到自己因用功过度而发苍视茫 , 未老先衰的情形 , 他的用功程度 , 古今罕见 , 令人佩服 。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十六岁那年 , 白居易到京师长安 , 曾拿着自己的诗稿去见大诗人顾况 。 顾况时任著作郎 , 恃才傲物 , 看到他的名字叫居易 , 便以开玩笑的口吻说:长安物贵 , 居大不易!但是当他翻开白居易的诗稿 , 读到野火烧不尽 , 春风春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时 , 却大为激赏 , 改变口吻说:有才如此 , 居亦何难!并感慨地说:吾谓斯文遂绝 , 今复得子矣 。 (见《唐摭言》)可见顾悦对他极为赏识 。
然而白居易虽文采早发 , 资质过人 , 却因家境贫苦 , 直到二十八岁才到长安应试 , 登进士第;三十一岁再应吏部试 , 中甲科进士 , 任秘书省校书郎 , 因而认识元稹 。 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入为翰林学士 , 并与元稹、李绅等人提倡新乐府运动 , 主张诗歌不在嘲风雪 , 弄花草而是在救济人病 , 裨补时阙 。 并提出文章合为时而着 , 歌诗合为事而作 。 的文学理论 。 白居易作诗讲求通俗浅白 , 平易近人 , 哪怕会被人说成俚俗 。 宋人惠洪《冷斋夜话》载:白乐天每作诗 , 令老妪解之 , 问曰:解否?妪曰:解 。 则录之 , 不解则易之 。 可见他不仅提倡白话诗歌 , 同时也是个实践者 。 他将《白氏长庆集》的近三千首诗 , 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 。 他自认为讽谕、闲适两类最具价值 , 讽谕诗上可补察时政 , 下可泄导人情 , 反映出社会现象 , 而闲适诗则表现出他生活中较闲适的一部分 。
《白氏长庆集》中 , 多次提到品茶的情景 , 显示他悠闲生活型态的一面 。 自古以来 , 酒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生活必需品 。 酒 , 当然也是白居易的最爱 , 他还曾做十四首《劝酒诗》 , 在序中提到他常利用公务闲暇饮酒赋诗(予公秩东都 , 居多暇日 , 闲来辄饮 , 醉后辄吟 。 ) , 但茶也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伴 , 每每在他酒渴之时 , 往往就会想到喝茶解酒止渴 , 药销日晏三匙饭 , 酒渴春深一碗茶 。 (《早服云母散》)蜀茶寄到但惊新 , 渭水煎来始觉珍 。 满瓯似乳堪持玩 , 况是春深酒渴人 。 (《萧员外寄新蜀茶》)驱想知酒力 , 破睡见茶功 。 茶是解渴良品 , 亦是提神良方 。
辟园植茶悠游山林
【白居易与茶的故事】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白居易因直言被贬江州司马 。 次年 , 某一天他来到浔阳江边 , 听到江上传来琵琶声 , 听到商人妇人凄凉的身世 , 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自己命运相同 , 遂写下了有名的《琵琶行》 。 次年 , 他游庐山香炉峰 , 见到香炉峰下云水泉石 , 绝胜第一 , 爱不能舍 , 于是盖了一座草堂 。 后来更在香炉峰的遗爱寺附近开辟一圃茶园 , 长松树下小溪头 , 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 , 野鹿林鹤是交游 。 云生涧户衣裳润 , 岚隐山厨火竹幽;最爱一泉新引得 , 清冷屈曲绕阶流 。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悠游山林之间 , 与野鹿林鹤为伴 , 品饮清凉山泉 , 真是人生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