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维西神秘的茶马古道文化

【探秘维西神秘的茶马古道文化】维西是一条茶马古道和历史文化的走廊, 历史上曾被称为“为西”“为习”“临西”, 意思是“内地联结西藏的重要纽带”, 人马驿道以县城为站点, 密如蛛网的古道沿着高山峡谷和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 向西藏腹地延伸 。
走进这片隐匿在高山峡谷中的土地, 发现发源并流传于维西境内的傈僳族歌舞“阿尺目刮”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 “阿尺目刮”的发源地是叶枝乡同乐傈僳族大村, 这个村寨的傈僳族民居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楞子”, 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
“阿尺目刮”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 仅流传在以叶枝乡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区, 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 据说舞蹈的来源和形成与傈僳族群众半农半牧、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 。 其特点是不用乐器, 自始至终踏歌起舞, 曲调可缓可急, 且跳动幅度较大, 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 。 村里一位负责人说, 同乐傈僳族崇奉原始宗教, 但无庙宇, 宗教活动大多通过歌舞“阿尺目刮”进行 。
而塔城乡的藏族热巴舞由于历史悠久, 被称为正统热巴舞 。 它是由歌、舞、独白、器乐等组合而成, 演出时藏族男青年肩挂五条宽绸彩带和一条洁白哈达, 右手拿拨浪鼓, 左手持牦牛尾, 动作粗犷豪迈;女青年身穿镶金边的绸缎上衣和长裙, 头缠红色头巾, 手持长柄手鼓和弯鼓槌, 动作热烈奔放 。 “大词戏”则是维西独有的一个古老戏曲剧种, 从清光绪年间流传至今, 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 大词戏脱胎于江西一带的戏曲, 在长期流传过程中, 从当地汉、纳西等民族的山歌小调中丰富了唱腔, 从藏、傈僳、纳西等民族的舞蹈中吸收了一些动作, 故而独具特色 。 现存的连台大本戏有《精忠岳传》《全邦修书》等 。
维西县县长余胜祥说, 与维西地处“三江并流”腹地的生物类型多样性相比, 这里少数民族五彩斑斓的文化毫不逊色, 维西的民居、服饰、婚姻、宗教、饮食等文化同样源远流长, 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来探秘者所知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