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茶史名冠天下


北苑茶史名冠天下

文章插图

茶星闪耀宋朝宗皇帝在《大观茶论》文中写道:“本朝之兴 , 岁修建溪之贡 , 龙团凤饼 , 名冠天下 。 ”“龙凤饼”指的是建瓯宋时北苑制造的龙凤茶 , 北苑茶得到皇帝“名冠天下”这样至高无上的赞誉 , 这在当时的绝无仅有的 。 大文人欧阳修对北苑茶风靡情况作了记载:“仁宗尤所珍惜 , 虽输相之臣 , 未尝辄赐” , 他自己在府内做官“二十余年才获一赐” , 感叹到“然金可得 , 而(龙凤)茶不可得” 。 北苑茶的制作是非常精细的 , 如采茶 , 五更时刻便击鼓上山 , 每人身上背一个木桶 , 大桶装有清洁的御泉水 , 茶芽摘下后 , 放入木桶水里浸泡 , 断茶时用指甲 , 而不是用手指 , 以避免茶牙因阳气和汗水而受损不洁 , 制成的茶饼上面印有龙、凤、花草各种图纹 , 茶饼套有银圈、铜圈 , 二十饼为一斤 , 小巧玲珑 , 外包装用“黄罗软盂 , 藉以青茗 , 裹以黄罗夹复 , 臣封朱印 , 外用朱漆小匣 , 镀金锁 , 又以细竹丝织笈贮之 , 凡数重 。 ”造一茶饼 , 要花六百多个茶工 , “其品之精绝 , 一饼值四十斤” 。 北苑茶质量不断提高 , 花样不断翻新 , 每个品种上贡时限为五年 , 五年后就不再加工和上贡 , 由于北苑茶制作技艺不断进步 , 上贡朝迁持续了450年之久 , 在我国茶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 北苑茶是我国茶史上一颗闪烁的茶星 。

北苑茶史名冠天下

文章插图

北苑的由来 北苑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 现在学者一般认为是:唐末 , 建瓯有个叫张迁晖的大财主 , 看到凤凰山适宜种茶 , 便在这里开辟了方圆三十里的茶园 。 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后 , 张迁晖在闽做官任阁门使 , 负责四方朝见礼仪等事宜 。 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张迁晖把凤山这片茶园献给了官府 , 这片茶园成为官家茶园 。 由于闽国的地域以福建为境 , 而建瓯凤凰山在福建的北部 , 凤凰山茶园风景宜人 , 颇为壮观 , 不失为帝王林园 , 便把这里称为北苑 , 北苑之名从此开始见称 。 当时北欧阳指茶焙 , 如同中当仿的茶场 , 有自己的茶园和加工场所 。 随着北苍的发展 , 北苍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 。 致函宋太平兴国 , 北苑发展成为御茶园 , 生产专供皇帝饮用的御茶 。 据1141年《东溪试茶录》载 , 北苑有茶园25处 , 据1186年《北苑别录》载 , 北苑有茶园46处 。 北苍发展到扣期形成了行政区 , 《建瓯县志》载:“吉苑里 , 在县东三十里 , 旧名北苑 。 洪开初割原祐乡东吉里来益之 , 合二名为吉苑 。 ”即明进洪开初年(约1368年)东吉与北苑合并 , 各取一字 , 新称吉苑 , 所以北苑之名随后在地图、县志中就不见称了 。

北苑茶史名冠天下

文章插图

龙焙的延生 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凤凰山茶园成为官家茶园后 , 特别是实行“轻徭薄敛 , 与民生息”的政策 , “三十年间 , 一境晏然” , 北苑茶有了较大的发展 。 王延政称帝后 , 把外地人开垦的茶园全部占为官有 , 官家茶园在建瓯有了较大规模 , 每年春茶开采之季 , 都要从六个县征派数千役夫来建瓯采造官茶 , 可见规模之大 。 闽国灭亡后 , 南唐的潘承祐负责福建的征税事务 , 他把凤凰山附近的茶园收入官有 , 把凤凰山以外的茶园还给民间 , 其后南唐李后主派官员专门到建瓯指导和监制 , 设立了专供皇帝享用的龙焙 , 于是建瓯从此有了产龙茶的龙焙 。 南唐时建瓯已有官私茶焙1336个 , 其中官焙有38个 , 北苑龙焙就为这38的官焙之一 , 不过它比别的官焙身价更高 。 北苑龙焙在凤凰山麓 , 唐末宋初拥有25处茶园 , 规模较大 , 这一时期采制的是片茶(或称团茶、饼茶) , 片茶就是把采下来的茶芽通过蒸、揭、拍、焙、穿、封等制作工艺制成片状 , 北苑龙焙制作的是研膏茶 , 就是把茶芽蒸后 , 碾成膏状 , 压成茶饼 , 饼中间留有小孔洞 , 焙干后 , 十余饼串为一串 , 由于研膏茶味苦涩而浓重 , 后为北苑又制成了腊面茶 , 龙焙的延生 , 使北苑茶有了新的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