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绿茶的免疫调节和抑菌效应的实验研究

1 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2 广西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临床免疫研究室
(南宁  530021)
摘要  目的:观察茉莉花茶、绿茶浸出液的免疫调节和抑菌效应 。 方法:配制系列浓度的茉莉花茶、绿茶浸出液, 观察其对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影响以及对多种细菌增殖的抑制效果 。 结果:较高浓度茉莉花茶、绿茶浸出液均可以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对中性粒细胞吞噬率无明显影响, 对多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是6.0mm至13.0mm 。 结论:茉莉花茶、绿茶浸出液均有一定的免疫促进效应和抑菌趋势 。
关键词:茉莉花茶 绿茶 免疫 抑菌

      绿茶是未经发酵处理的山茶属小叶茶的干燥叶片, 是大众喜爱的保健茶品, 在绿茶中加入茉莉花制成的茉莉花茶, 因其特有花香味而为众多的饮茶者喜爱 。 本实验采用两者的浸出液进行细胞免疫和抑菌方面实验, 观察两者的生理与生物学性状, 探讨其保健效应的可能机理 。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茶叶与浸出液制备:横县绿茶与茉莉花茶, 由横县茶协会提供 。 绿茶与茉莉花茶浸出液制备:将10克茶加入100 ml 90℃双蒸水中浸泡30分钟, 加入0.8克氯化钠配成等渗原液, 0.22 um微孔除菌过滤, 收集滤液备用 。
1.2实验动物:25只, SD大鼠200~250克, 雄性, BALB/C小鼠25~30克, 10只 。
1.3实验分组与检测指标
1.3.1 实验分组:(1)对照组:在反应体系中加入1/5体积生理盐水 。 (2)绿茶GPA组与茉莉花茶FPA组:在反应体系中对应加入1/5体积的绿茶与茉莉花茶原液 。 (3)绿茶GPB组与茉莉花茶FPB组:在反应体系中对应加入1/10体积的绿茶与茉莉花茶原液 。 (4)绿茶GPC组与茉莉花茶FPC组:在反应体系中对应加入1/20体积的绿茶与茉莉花茶原液 。
1.3.2 免疫调节实验:
1.3.2.1 中性粒细胞吞噬实验:取SD大鼠腹主动脉抽取抗凝血, 采用明胶生理盐水沉淀法分离血中性白细胞, 调细胞浓度为1.0×106/ml, 取0.2ml用血浆配置细胞悬液, 加入5ul 灭活金葡菌悬液(1×1010/ml), 然后根据分组按比例加入绿茶与茉莉花茶原液, 37℃孵浴30分钟, 取细胞悬液制片, Wright`s 染色, 油镜下观察200个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的情况, 计算吞噬率, 进行10个样本检测 。
1.3.2.2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取BALB/C小鼠脾, 撕碎,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和纯化脾淋巴细胞, 调细胞浓度为1.0×106/ml, 在96孔板中每孔加入100 ul细胞悬液, 并按3.1的实验分组按比例加入绿茶与茉莉花茶原液, 在含PHA培养液中培养72小时, 取细胞悬液制片, 吉姆萨-瑞氏染色, 油镜下观察200个细胞中转化的淋巴细胞, 计算淋巴细胞转化率 。 每个实验组为6个复孔 。
1.3.3 抑菌实验:实验抑菌纸试片的制备:取直径6.0mm的无菌滤纸片, 浸入两种茶液原液中, 凉干备用 。 细菌选择:铜绿假单胞 、摩根氏菌、粘质沙雷氏菌 、 肺炎克雷伯菌  、金葡(MRSA)、金葡(25923)、溶血性葡萄球菌 。 在接种好细菌后, 采用贴滤纸片法观察抑菌圈, 并测定抑菌圈直径大小 。
1.3.4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t或t` 检验进行处理 。
2 、结果
2.1 茉莉花茶、绿茶浸出液的免疫调节情况:具体见表1 。 茉莉花茶、绿茶浸出液对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无明显的提高, 而且两者在各浓度组之间的差异也无显著意义 。 在较高浓度的GPA、GPB、FPA、FPB组中, 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均维持在52.6%~63.2%之间, 除FPB外,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1%脾淋巴细胞转化率, 但以上四组间无显著差异 。 此外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在FPB组有升高趋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