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画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产生于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盛唐时期 。 茶画发展到明代,已十分成熟,茶画的创作,以反映当时的茶文化思想为主 。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 。 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 。 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
明代画茶画的画家不少,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唐伯虎 。 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 。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一位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不羁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 。 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 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 。 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 。 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 。 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 。 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 。 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蕴荡然飘出 。 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 。 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 。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 ”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士隐居图 。 《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
如果说,《事茗图》是一种朦胧的意境韵味美,那么,唐伯虎的另一幅茶画《品茶图》,则是清晰美 。 《品茶图》宛如一幅特写的镜头画 。 画中一位雅士稳坐于旷野之中,松树之下,他的身边放着茶杯,边品茶边听琴女弹琴 。 琴女坐姿雅美,弹琴情入曲境 。 茶童在石后煮茶 。 此画,人物的画面较大,人物的表情荡然可见 。
从唐伯虎的这两幅茶画中,可以看到,他的茶画作品,是与明代的茶文化特点紧紧相连的 。 上面说过,明代的茶艺思想,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 。 茶人友爱,和谐共饮 。 这些意蕴,在两幅茶画中都得到很好的反映 。
为什么明代的茶文化主张契合自然?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 明代开基皇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是明代茶文化的倡导与发展者,是自然派茶人的主要代表 。 在政治上,他失意后,十分厌恶宫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因而,他走向了人生的另一面,隐逸 。 他在隐逸的道路上,创出了自然派茶道 。 在他的影响下,不少失意的文人,开始步入并留恋起此道来 。
明代还有另一名著名的画家文徵明,他也画了不少茶画,如《惠山茶会记》、《品茶图》等,画面都是在高山丛林之间,突出一个“隐”字,反映出了当时茶文化契合自然的特点 。
明代也有不少茶画,如书斋、庭院品茶,洞房对饮、仕女闺中品茶等等,虽然都反映了明代民间的百姓生活,但这些茶画,与唐伯虎、文徵明的茶画相比,无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成就上,都皆不足为道 。 唐伯虎、文徵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流作品,是少有的绝品,在中国茶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
推荐阅读
- 凤冈成立古夷州茶叶专业合作社
- 绍兴市茶园面积创下新纪录
- 日照:巨峰镇实施“四轮驱动”建设“绿茶名
- 让山区农民靠山致富名优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
- 宁都县积极发展高香型无公害绿茶
- 谁应该喝什么样的茶?不要乱喝 这对你的健康有害
- 月经期可以喝玫瑰花茶吗?
- 泡茶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 茶叶中的花草比药物更能补肝益肾 强心肺
- 喝绿茶降低食管癌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