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周公身上的中国茶道

历史上第一位“弘扬茶文化, 引导茶消费”的人物是“鲁周公旦”, 也就是周文王的儿子, 周武王的弟弟, 名旦, 封国于鲁 。
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 。 ”至于为何“闻于鲁周公”, 陆羽没有给予太多的解释, 只是在《七之事》中录有:“周公《尔雅》:‘槚, 苦荼’ 。 ”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 是对古代词汇进行官方规范解释的语义分类词典 。 唐朝以后被列入“经部”, 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为儒生读经的重要工具书 。 关于它的作者, 有人认为是孔子的门人, 有人认为是周公, 然而, 大多数人还是认定为秦汉时人所作, 经过代代相传、增益, 在西汉时整理加工完成 。 但是很明显, 在陆羽看来, 《尔雅》的作者就是鲁周公旦 。 应该说陆羽所以认为饮茶“闻于鲁周公”,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尔雅》上有“周公《尔雅》:‘槚, 苦荼’”的记载 。 其中的“槚”, 陆羽在《茶经》一开头就给予了解释:槚是茶的别称 。
【鲁周公身上的中国茶道】然而, 史书上并没有鲁周公本人饮茶的记载 。 陆羽仅仅凭借假托周公名字而成的《尔雅》就说饮茶“闻于鲁周公”是否有些不严谨呢?如果单从科学角度来说, 这种说法确实有些牵强 。 那么, 为什么陆羽会如此不认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鲁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
《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的:“自文王在时, 旦为子孝, 笃仁, 异于群子 。 及武王即位, 旦常辅翼武王, 用事居多 。 ” 仁孝的周公, 在文王的诸子中显得非常突出;到了武王执政, 他又是武王的一个得力助手, 为政勤勉 。 武王在攻克殷商后第二年, 就生了大病, 奄奄一息, 而这个时候周室还尚未平定天下 。 于是周公设坛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 祭文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王发(发是周武王的名字)现在生病了, 我希望自己能替代他遭受这场灾病 。 我姬旦巧能、多才多艺, 能够忽悠鬼神, 这一点王发不如我, 所以请你们让我来代他来受难吧 。 ”祷告完毕后, 周公就将这个文策藏在了金縢匮中, 并且警告周围的人不要把文策的内容说出去 。
可是, 没多久, 武王还是死了 。 这个时候武王的儿子成王尚在襁褓之中, 周公担心天下趁此大乱, 于是代成王摄政 。 这时候, 管叔兄弟一帮人开始造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 ”对此, 周公解释说:“我这样做是担心天下叛乱, 将来没法跟三位先王交代, 武王死得早, 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天下成为成王的天下 。 ”于是, 他就留下来辅佐成王, 而让自己的儿子伯禽代他去鲁国就封 。 临行前还告诫儿子:“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 地位身份可以说已经很高了, 但是, 我洗澡的时候还会好几次握住头发停下来, 吃饭的时候也常常会把饭粒从嘴里吐出, 起身接待贤能的人, 担心自己因为迟慢而错失贤能之人 。 你到了鲁国, 千万不要骄傲自大, 一定要谦虚谨慎!”
后来江淮地区的管、蔡、武庚果然率众造反 。 于是, 周公奉成王之命, 兴师东伐, 杀了管叔和武庚, 放逐了蔡叔, 收降了殷的遗民 。 两年之后, 江淮地区平定了, 天下也都顺服于周室了 。
在成王还小的时候, 有一天突然病了, 周公就写了封笺书放到河底, 笺书是这样写的:“成王年少并不懂事, 那些违反神灵意志的事情都是我旦做的, 请神灵不要惩罚成王, 惩罚我吧!”祈祷完毕后, 就把这封祷书藏在了自己的府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