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在唐代肃宗年间 , 常州刺史李栖筠开始 , 每当茶汛季节 , 常州、湖州两地太守集会宜兴茶区 , 并且唐皇特派茶吏、专使、太监到宜兴设立“贡茶院”、“茶舍” , 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贡茶的任务 。
采下来的嫩茶 , 经焙炒好后 , 立即分批通过驿道 , 快马日夜兼程送往就京城 , 赶上朝迁的“清蝗宴” 。 当时称此种茶为“急程茶” , 一刻也不能延误 。
明代周高起 , 在他的《洞山茶系》中赞曰:“阳羡茶”以“淡黄不绿 , 叶茎淡白而厚 , 制成梗极少 , 入汤色柔白如玉露 , 味甘 , 芳香藏味中 , 空深永 , 啜之愈出 , 致在有无之外” 。
诚可知 , 江苏宜兴距京城(今北京)有数千里之遥 , 不知累坏了多少驿役?累死了多少骏马?……正如唐代诗人李郢(茶山焙焙歌)诗曰:“凌烟触露不停采 , 官家赤印连贴催 , ……驿路鞭声砉流电 , 半夜驱夫谁复见;十里皇程路四千 , 到时须及清明宴” 。
与唐朝相比 , 宋代阳羡茶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 , 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 。 多次到宜兴并打算“买田阳羡 , 种桔养老”的大文豪苏轼 , 留下了“雪芽为我求阳羡 , 乳水君应饷惠泉”的咏茶名句 。
而卢仝曾在宜南山区种茶 , 他写的《七碗茶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 更被奉为日本茶道文化的启蒙内容 。 元朝阳羡茶却因战争而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 。 《万历志》卷四记载:“每年贡荐新茶九十斛 , 岁贡金字末茶一千斛 , 茶芽四百一十斛” 。 一斛合今天的33.5升 , 应该说元代进贡的阳羡茶数量是十分可观的 。
为了适合蒙古贵族的嗜好 , 元朝在贡茶院之外 , 又设置一个名为“磨茶所”的贡茶官署 , 兼管宜兴的贡茶 。 到了明代 , 阳羡茶依旧是贡品 。 到崇祯年间 , 开始设立茶馆 , 饮茶得到进一步普及 , 朝廷对茶叶的生产和经销采取了更为完备的管理措施 , 专门设立了“茶局”和“茶引所” 。 宜兴至今还保留着茶局巷、茶亭等茶文化古迹 。
在整个清朝的几百年间 ,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宜兴茶业起起落落 , 但上层名流、文人雅士 , 仍然十分喜好阳羡茶 , 并由饮茶而推崇紫砂壶 , 使紫砂壶达到鼎盛时期 。 民国以来 , 宜兴人到茶馆品茶 , 已成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宜兴人爱饮茶 , 有朋自远方来 , 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
【阳羡茶的起源】现在在宜兴竹海的阳羡茶生态观光园开门迎客的卢仝草堂则将向人们重现茶仙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景象 。
阳羡茶的茶史追溯
至于“阳羡茶”的始源 , 据《宜兴县志》载 , 饮茶的创始人却是一位叫潘三的农民 , 后来被尊之为宜兴的“土地神” 。 宋朝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重修义兴茶舍记”:有一位和尚把阳羡山中产的野茶送给当时的常州太守李栖筠 , 经他请陆羽鉴定后 , 建议当作佳物进贡给唐代宗皇帝 , 时间是大历年间(766年左右) 。
仅次于陆羽的第二位“茶圣” 。 诗人卢仝 , 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下了“天子须尝阳羡茶 , 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 , 明末清初刘继庄的《广阳杂记》记有“天下茶品 , 阳羡为最” 。 明代袁中郎(宏道)在评茶小品中指出:“武夷茶有药味 , 龙井茶有豆味 , 而阳羡茶有‘金不味’ , 够得上茶中上品” 。 东邻日本十分慕名“阳羡茶” 。
推荐阅读
- 狗狗肺炎是什么引起的
- 适合秋冬季节种植的植物
- 茶的起源与发明人
- 一 抗战前后我国茶叶:北伐战争前我国茶业的继续衰
- 西子湖畔龙井茶的发展
- 唐代茶政、茶学和茶叶文化的发展
- 茶经
- 鸿星尔克属于什么档次 鸿星尔克什么档次的牌子
- 橡皮为什么变硬 橡皮变硬的原因
-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在绿色指的是什么 灭火器压力表指针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