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茶的起源( 二 )


在整个清代的几百年间 ,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 宜兴茶业起起落落 , 因时局动荡 , 战乱并发 , 宜兴的茶园损失巨大 , 逐步走向低谷 。 但上层名流、文人雅士 , 仍然十分喜好阳羡茶 , 并由饮茶而推崇紫砂壶 , 使紫砂壶达到鼎盛时期 。
民国以来 , 由于战火不断 , 社会不安 , 宜兴的茶叶生产和销售进入了相对萧条时期 , 一直延续到解放前 。 但到茶馆品茶 , 已成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宜兴人爱饮茶 , 有朋自远方来 , 一定要泡茶表示敬意 。
建国后 ,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 宜兴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 茶园面积从建国初期的1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7.5万亩 , 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江苏省之首 。 先后创制的“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善卷春月”、“竹海金茗”、“盛道寿眉”等一系列名茶 , 在历届全国“中茶杯”、江苏省“陆羽杯”等名特茶评比中屡获殊荣 。 1989年乾元茶场生产的“阳羡雪芽”、新街茶林场生产的“荆溪云片”双双获得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 , 1990年岭下茶场生产的“阳羡雪芽”又获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称号 。 之后 , 名特茶在宜兴茶叶产品中逐步形成主导地位 。 2002年 , 宜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县)之一 。
阳羡茶的特点
阳羡茶产于江苏宜兴的唐贡山、南岳寺、离墨山、茗岭等地;焙制后的成品茶条形紧直锋妙 , 色翠显毫 。 沏泡后 , 汤色清澈 , 叶底匀整 , 清香淡雅 , 滋味鲜醇 , 回味甘甜 , 沁人肺腑 。 阳羡春茶多在谷雨前采制 。
“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 宜兴 , 濒临太湖 , 层峦叠嶂 , 风光绮丽 , 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 , 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 , 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 , 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 。 泡出来的茶汤清色浓 , 味香而甜 , 堪称茶中佳品 。
阳羡茶的历史
宜兴产茶历史久远 , 古时就称之为“阳羡贡茶”、“毗陵茶”、“阳羡紫笋”和“晋陵紫笋” 。 宜兴古称“阳羡” 。 阳羡茶始于东汉 , 盛于唐朝 , 成熟于宋、明、清 。
早在三国孙吴时代 , 就名弛江南 , 当时称为“国山茶” 。 “国山” , 即今之离墨山 。 据《宜兴县志》载:“离墨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山顶产佳茗 , 芳香冠他种” 。
到了唐朝 , 被称为“茶圣”的陆羽 , 为了研究茶的种植、采摘、焙制和品茗 , 曾在阳羡(今宜兴的古称)南山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 , 为撰写“茶经”一书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料 。
陆羽在他的《茶经、一之源》中记及:“阳崖阴林 , 紫者上 , 绿者次 , 笋者上 , 芽者次” 。 陆羽在品尝同僧进献的佳苟后 , 认为“阳羡茶”确是“芳香冠世 , 推为上品” , “可供上方” 。 由于陆羽的推荐 , “阳羡茶”因此名扬全国 , 声噪一时 。
从此 , “阳羡茶”被选人贡茶之列 , 故有“阳羡贡茶”之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