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三 )


宋代盛行点茶、斗茶、分茶, 宋徽宗赵佶精于点茶、分茶, 新撰《大观茶论》, 总结点茶法 。 现据蔡襄《茶录》和《大观茶论》等, 归纳点茶法的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罗、择水、取火、候汤、①盏、点茶、啜饮 。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 下"月" 。

备器:点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炉、汤瓶、茶匙、茶筅、碾、磨、罗、盏等 。
炙茶:以微火将团茶炙干 。 若当年新茶则不须炙烤 。
泡茶法起始于隋唐, 由于煎茶法的兴起和煮茶法的存在, 泡茶法在唐代并不普遍 。 五代宋又兴点茶法, 点茶法本质上属泡茶法, 是一种特殊的泡茶法 。 点茶法与泡茶法的最大区别在于点茶须调膏击拂, 而泡茶则不用此 。 五代宋盛行点茶法, 故泡茶法无闻 。
元朝忽思慧《饮膳正要》载:"兰膏:玉磨末茶三匙头, 面、酥油同搅成膏, 沸汤点之 。 ""酥签:金字末茶两匙头, 入酥油搅, 沸汤点之 。 ""建汤:玉磨末茶一匙, 入碗风研匀, 百沸汤点之 。 "玉磨茶乃紫笋茶与米各半同拌和入玉磨内磨成末茶, 金字茶也是湖州造末茶, "沸汤点之 。 "即是用沸水冲泡 。 元代泡茶多用末茶, 且杂以米面、麦面、酥油 。
明朝陈师《茶考》载:"杭俗烹茶, 用细茗置茶瓯, 以沸汤点之, 名为撮泡 。 "细茗是茶末还是芽茶还不清楚, 不加佐料, 直接投茶入瓯, 用沸水冲点, 杭州一带俗称"撮泡" 。 撮泡开后世用杯、盏冲泡茶的先河 。
明代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对用壶泡茶法论说较详, 归纳起来大致有备器、择水、取火、候汤、泡茶、酌茶、啜饮这些程序 。
备器:泡茶法的主要器具有茶炉、茶铫、茶壶、茶盏等 。
择水:取火同煎茶、点茶法 。
候汤:待炉火通红, 茶铫始上 。 扇起要轻疾, 待水有声稍稍重疾, 不能停手 。 水一入铫, 便须急煮 。 汤有三大辨十五小 。 三大辨为形辨、声辨、气辨 。 形为内辨, 如虾眼、蟹眼、鱼眼、连珠, 直至腾波鼓浪方是纯熟;声为外辨, 如初声、始声、振声、骤声, 直至无声方是纯熟;气为捷辨, 如气浮一缕二缕、三缕四缕、缕乱不分、氤氲乱绕, 直至气直冲贯, 方是纯熟 。
泡茶:探汤纯熟便取起, 先注少许入壶中祛荡冷气, 然后倾出 。 最壶投茶, 有上中下三种投法 。 先汤后茶谓上投, 先茶后汤下投 。 汤半下茶, 复以汤满谓中投 。 茶壶以小为贵, 小则香气氤氲, 大则易于散漫 。 若独自斟, 壶愈小愈佳 。
酌茶:一壶常配四只左右的茶杯, 一壶之茶, 一般只能分酾二三次 。 杯、盏以雪白为上, 蓝白次之 。
啜饮:酾不宜早, 饮不宜迟, 旋注旋饮 。
清朝, 在闽、粤的一些地区流行一种青茶(乌龙茶)的"工夫茶"泡法 。 工夫茶具有"四宝", 即潮汕炉、玉书〔石畏〕、孟臣罐、若琛瓯, 均小巧玲珑 。 清袁枚《随园食单》"武夷茶"条载:"杯小如胡桃, 壶小如香橼 。 上口不忍遽咽, 先嗅其香, 再试其味, 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 "晚清张心泰《粤游小识》载:"以鼎臣制宜兴壶, 大若胡桃, 满贮茶叶 。 用坚炭煎汤, 乍沸泡如蟹跟时, 瀹于壶内 。 乃取若琛所制茶杯, 高寸余, 约三四器, 匀斟之 。 再瀹再斟数杯, 茶满而香味出矣 。 "工夫茶的一般程序是:焚香雅气、嘉叶酬宾、岩泉初沸、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薰洗仙客、若琛出客、玉壶初倾、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赏三色、三龙护鼎、喜闻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细啜甘莹、三斟石乳、领悟神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