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法源流考( 二 )


这段文字是说:在川东鄂西交界一带地方, 采叶制成饼茶, 叶老的, 则要用米汤处理方能做成茶饼 。 想饮茶时, 先烤茶饼至赤色, 再捣末设入瓷器中, 用葱、姜、桔子作佐料, 加入沸水浇泡 。 喝了可以醒酒, 使人不想睡觉 。 如前所考, 这种以沸水冲泡茶的泡茶法起始不会早于隋代, 约在隋唐间 。
《茶经·七之事》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 煮之百沸, 或扬令滑, 或煮去沫, 斯沟渠间弃水耳, 而习俗不已 。 "此说有的地方人们饮茶, 用葱、姜、枣、桔皮等佐料与茶和在一起充分煮沸, 或者扬汤使之更加沸腾以求汤滑, 或者煮去汤表面的浮沫 。 陆羽认为这种在茶中加入多佐料, 煮之百沸, 以求怕滑、沫去的煮茶法煮出的茶汤, 好比倒在沟里的废水 。
煮茶法虽受到陆羽的批评, 但这一传统的饮茶法绵延不绝, "习俗不已 。 "中唐李繁《邺侯家传》记:"皇孙奉节王煎加酥椒之类, 求泌作诗, 泌日:旋沫翻成碧玉池, 添酥散作琉璃眼 。 奉节王即德宗也 。 唐德宗煮茶加酥椒等 。 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 散收, 无采造法蒙 。 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 "蒙舍(今云南巍山、南涧县一带)人以椒、姜、桂和茶煮而饮之 。
总之, 隋唐时期, 泡茶法新起, 举凡粗、散、末、饼茶皆可泡饮, 有加葱、姜等佐料的, 也有不加佐料的 。 煮茶法仍然存在, 往往加姜、桂、椒、酥等佐料, 由于陆羽的批评和煎茶法的勃兴, 已不普遍 。 中唐以后, 煎茶法盛行 。 煎茶不加佐料, 顶多加点盐调味 。

三、五代宋时期饮茶法

五代的茶以团饼为主, 但制作较唐精致, 散茶亦有名品 。 宋朝的前中期, 茶以片茶(团、饼)为主;到了宋朝后期, 散茶取代片茶取得主导地位 。 五代宋时期的饮茶除承继隋唐时期的煎、煮茶法外, 又兴起了点茶法 。

(一)点茶法
《[上艹下舛]茗录》"生成盏"条载:"沙门福全生于金乡, 长于茶海, 能注汤幻茶, 成一句诗 。 并点四瓯, 共一绝句 。 泛乎汤表 。 "其"茶百戏"条载:"近世有下汤运匕, 别施妙诀, 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 禽兽虫鱼花草之属, 纤巧如画 。 "注汤幻茶成诗成画, 谓之茶百戏、水丹青, 即宋人所称"分茶"游戏 。 生成盏、茶百戏均是点茶法的附属 。
《〔上艹下舛〕茗录》原为陶谷《清异录·茗部》中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便是《十六汤品》 。 陶谷历仕晋、汉、周、宋, 基本上算是五代人 。 有人认为《清异录》不是陶谷所撰, 即便如此, 《〔上艹下舛〕茗录》所记各条茶事都属五代十国并宋初间事 。 其撰者亦当为五代宋初人 。 据此, 点茶法约起于唐末五代 。
《十六汤品》旧题唐代苏〔广内上田下共〕撰, 该书论点茶法中的候汤、注汤、汤器、薪火有关事宜 。 第四、中汤条有"注汤缓急则茶败 。 "第五、断脉汤条有"茶已就膏, 宜以造化成莆, 若手颤臂〔享单〕, 惟恐其深瓶嘴之端, 若存若亡, 汤不顺通, 茶不匀粹 。 "第六、大壮汤条有"且一瓯之茗, 多不二钱, 茗盏量合宜, 下汤不过六分, 万一快泻而深积亡, 茶安在哉 。 "点茶之时, 行少量汤入盏, 令茶末调匀, 谓之调膏 。 继之注汤入盏, 不能快泻, 也不能若存若亡, 应不缓不急, 一气呵成 。
第十一、减价汤条有"御胯宸缄" 。 胯又作〔钅夸〕、夸, 原指衣带上的饰品, 宋代将盛装龙凤贡茶的华丽小盒子称〔钅夸〕 。 借指贡茶, 如贡新〔钅夸〕, 试新〔钅夸〕 。 宸乃北极星所在, 借指帝王所居, 如紫宸殿, 又借指帝王 。 "御胯宸缄"即指皇家封缄、赐赠的龙凤贡茶 。 其第六条记"一瓯之茗, 多不二钱", "下汤不过六分" 。 查北宋蔡襄《茶录》关于点茶的记载有"钞茶一钱七", "汤上盏可四分则止", 两者完全吻合 。 由上可知, 苏〔广内上田下共〕不可能为唐代人 。 《十六汤品》应是点茶法成熟、盛行的作品, 成书也应在蔡襄《茶录》之后, 作者乃为宋代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