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害-茶饼病害


茶树病害-茶饼病害

文章插图

茶树病害-茶饼病害【茶树病害-茶饼病害】症状 , 也称为疱叶枯病和叶肿病 , 是芽和叶上的重要病害 , 在中国茶区 。 主要为害嫩叶、嫩茎、新梢、花蕾、果实和叶柄 。 嫩叶染病初现淡黄至红棕色半透明小斑点 , 后扩展成直径03一125cm圆形斑 , 病斑正面凹陷 , 浅黄褐色至暗红色 , 背面凸起 , 呈馒头状疱斑 , 其上具灰白色或粉红色或灰色粉末状物 , 后期粉末消失 , 凸起部分萎缩形成褐色枯斑 , 四周边缘具一灰白色圈 , 似饼状 , 故称茶饼病 。 发病重时一叶上有几个或几十个明显的病斑 , 后干枯或形成溃疡 。 叶片中脉染病病叶多扭曲或畸形 , 茶叶歪曲、对折或呈不规则卷拢 。 叶柄、嫩茎染病肿胀并扭曲 , 严重的病部以上的新梢枯死或折断 。 该病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 病原 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称坏损外担菌 , 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 病斑上的白粉状物是该菌的子实层 , 由很多个担子聚集形成 。 担子圆筒形至棍棒形 , 基部较细 , 顶端略圆 , 单胞 , 大小49一15035―6(um) , 担子顶端具小梗2―4个 , 每个小梗上生担孢子1个 。 担孢子单脑无色 , 椭圆形 , 大小9―163―6(um) , 发芽前产生中隔 , 变为双胞 , 发芽时每胞各生l芽管 , 侵入寄主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活体上越冬或越夏 , 翌春5月上旬或秋天 , 均温15―20 , 相对湿度高于80 , 即可形成担孢子 。 担孢子借风传播到嫩叶或新梢上 , 遇有水滴时 , 开始萌发 , 侵入后经3―18天潜育 , 形成新病斑 , 然后其上长出子实层 。 担孢子成熟后又飞散 , 进行多次再侵染 。 全国各茶区发病时间不同 , 华东、华南茶区3―5月、9一l0月发生 , 西南茶区7―11月发生 , 海南茶区2月及9月以后至翌年1月发生 。 夏季该菌在茶树上越夏 。 担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2小时开始萌发 , 24小时萌发率高达70一80 , 萌发的担孢子产生2个芽管 , 从孢子两侧伸出 , 芽管直接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 , 气温18―20 , 相对湿度80一95 , 潜育期l0一13天 , 20―23为8―10天 , 显症后4―6天开始产生孢子 , 完成一个侵染过程历时12―19天 。 在四川 , 每年再侵染可发生7―8次 , 贵州可发生15次 。 气温31以上 , 连续光照4小时 , 担孢子生长发育受抑制 , 病害停滞下来 。 茶园日照少 , 结露持续时间长 , 雾多 , 湿度大易发病 。 偏施、过施氮肥 , 采摘、修剪过度 , 管理粗放 , 杂草多发病重 。 防治方法 (1)进行检疫 。 从病区调进的苗木必须进行严格检疫 , 发现病苗马上处理 , 防止该病传播、扩展 。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生物有机肥 , 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 增施磷钾肥 , 增强树势 。 (3)加强茶园管理 , 及时去掉遮荫树 , 及时分批采茶 , 适时修剪和台刈 , 使新梢抽出期避开发病盛期 , 减少染病机会 , 另外及时除草也可减轻发病 。 (4)加强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病此病流行期间 , 若连续5天中有3天上午日均日照时数3小时 , 或5天日降雨量25―5mm以上时 , 应马上喷洒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75十三吗啉乳油35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1000倍液、9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 。 三唑酮有效期长 , 发病期用药1次即可 , 其它杀菌剂隔7―10天1次 , 连续防治2―3次 。 非采茶期和非采摘茶园可喷洒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03的96硫酸铜液或06一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等药剂进行预防 。 各地均有分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