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茶道.茶江湖


茶人.茶道.茶江湖

文章插图
 
茶人
翘起兰花手往茶碗里冲水的人有可能是舞蹈演员 , 不一定就是茶人 。
茶人不是一个技术工种 。 在山上种茶的 , 叫茶农;在厂里制茶的 , 叫茶工;在店里卖茶的 , 叫茶商 。 以上一般都不被称为"茶人" 。 至于拿了国家证书 , 审评茶叶等级 , 商榷茶叶价格的 , 叫茶艺师;在农业大学讲授茶叶栽培 , 著书立说的 , 叫茶学家;负责规划指导本地茶产业、茶经济的 , 可能叫做"分管农业的什么长"之类 , 也都不叫作"茶人" 。
只有坐在席上泡茶的 , 才可能被称为茶人 。
坐在茶人对面喝茶的 , 称为茶客;茶客如果起心动念 , 交学费 , 托人情 , 要学会泡茶、学会喝茶的 , 也庶几可以自称为茶人了 。 然而如果学会之后只在茶馆里跑堂掺茶 , 或者在马连道开店卖茶 , 以至于在地方文艺汇演、民俗文化景观中出个场 , 则最终也还是不能被归为茶人 。
因此茶人只能是坐在席上专心专意泡茶的人 , 除了泡好茶 , 他就别无所求 。 在他看来 , 对茶的最高尊重 , 就是把它泡好 。 因此他必定穷尽心力、别无旁骛地来做好这件事 。 这件事并不容易 。 一泡茶 , 可以好到什么程度 , 就像"宇宙的边缘在哪里"的问题一样 , 是无解的 。 真正的茶人不会因为无解而轻率地止步 , 以至于说"这泡茶已经够好的了"这样的话来 。 他像天文学家希望看得更远一样希望泡得更好 , 因此泡茶既是他的日课 , 也是他的事业 , 终其一生 , 他都在追求浩瀚如宇宙的茶滋味 。
【茶人.茶道.茶江湖】茶人要知茶、识器、辩水、控火 , 了解一切与泡茶相关的知识;有时候他突然消失了 , 则一定是去访茶山 , 会胜友 , 探名泉 , 拜巧匠了 。 山川广大 , 物类繁孳 , 可以增广见闻 , 涵泳胸襟 , 其间有灵物精器 , 巧思奇术 , 亦足以补斗室之不足 。 归来以后 , 倚窗运思 , 若有所悟 , 然后煮水运壶 , 那湛湛茶汤中 , 定然别是一番广大精微的气象 。 这个时候 , 作为茶人 , 不免也有子期伯牙之想 , 于是要邀约二三素心人 , 春朝秋夕 , 二十四节气 , 来茶室小坐 。 必亦尽出平生之奇搜秘藏 , 与乎迩来胸中郁积的诸般意思 , 都冲在一瓯一盏中 , 与诸子商榷点定 。 兴尽而散 , 送客掩扉 , 一弯新月天如水 。
其实 , 多半时候 , 茶人有一个踽踽的背影 , 你总看到它淡淡地隐入颟頇肥腻的尘嚣中 , 不起眼 , 但挥不去 。
茶道
"茶道"的说法虽然我们可以考证为最早出自唐僧皎然 , 然而近世这个词的频繁使用 , 还是受了日本的影响 , 或者藉由台湾辗转内销 。 这就好比耐克鞋 , 由中国制造 , 由美国营销 , 中国人再花钱买来享用 。 久居日本并著文向国人介绍日本真相的学者李长声先生有《茶·茶道·煎茶道》一文 , 开首即道:"茶道 , 译作茶艺才是 。 ……我们中国人望文生义 , 很容易误解或附会 , 做一些莫测高深的道德文章 。 "又有《说道》一文云:"日本人很爱把人为事物名之为道 , 如柔道、剑道、弓道、茶道、书道、花道 , 统归为两道 , 即武道与艺道 。 ……实际上日本人平时不大说道 , 剑道叫剑术 , 书道叫习字 , 花道叫插花 , 出版之际好好叫《花道大全》、《茶道全集》什么的 。 茶道本来叫茶汤 , 十九世纪末晚才与时俱进 , 游乐、技艺都道貌岸然 。 "
可见"道"字在日语里 , 实际上与"术"的意思差不多 。 日语本身也习惯把同一种称谓或者行为 , 根据场合与对象的不同 , 分别用"敬语"/"常用语" , 或者"正式语"/"口语"来表达 , 两种表达意思完全一样 , 只是情感色彩不一样 。 在现代汉语里 , 这样的习惯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 比如在日常生活的交谈中 , 我们很少用"令堂"来尊称对方的母亲 , 而对自己使用"鄙人"、"愚兄"这样的谦称了 。 因此 , 把"茶道"这个词借用回来之后中 , 我们免不了要"望文生义"而"做一些莫测高深的道德文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