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茶馆

    所谓书茶馆 , 是指设书场的茶馆 。 清末民初 , 北京出现了以短评书为主的茶馆 。 这种茶馆 , 上午卖清茶 , 下午和晚上请艺人临场说评书 , 行话为“白天”、“灯晚儿” 。 老北京有许多书茶馆 , 在这种茶馆里 , 饮茶只是媒介 , 听评书是主要内容 。 书茶馆 , 直接把茶与文学相联系 , 给人以历史知识 , 又达到消闲、娱乐的目的 , 老少皆宜 。
    书茶馆的历史演变
    评书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曲艺形式 , 其艺术内容与表演手段是由说书人讲述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并时常夹有评点议论 , 故名曰评书 。 老话说得好 , 听书比听戏还入迷 , 足见其艺术魅力之一斑 。 而老北京的天桥是一个见证了曲艺艺术的繁荣和鼎盛的地方 。
    清代同光年间 , 北京评书艺人应运而生 , 并由传统的讲说兼唱改为单纯的绘声绘色的讲说 。 而民国初元以后 , 由于天桥日趋繁荣 , 为北京评书艺人提供了广阔而集中的献艺场所 。 最初 , 北京评书艺人的书场多为露天 。 清末民初诗人王述祖在其所作《天桥词》中有一首描写评书场的诗 :
    道旁有客说书忙 , 独脚支棚矮几张 。
    白叟黄童齐坐听 , 乞儿争进手中香 。
    这就是曲艺行里常说的“明地”买卖 。 从中不难看出 , 当时评书场之简陋程度令人咋舌 。 可即便如此 , 却仍有许多老人和小孩儿围坐聆听 , 足见评书在北京刚一兴起便颇受欢迎 。
    1920 年以后 , 集中在天桥西市场西大街及公平市场内的大小茶馆 , 开始陆续增添评书演出 , 福海居、五斗居、同合轩、同乐轩等茶馆茶肆 , 数不胜数 。 那时候 , 老北京人常说的是:“二哥 , 您上哪儿去啊?”“我到口里头茶馆儿听书去 。 ”从这种回答里 , 您就可以知道 , 茶馆与书场已合二为一矣 , 于是也就诞生了一个新名词:书茶馆 。 一般的书茶馆门面并不讲究 , 无非房檐上挂着几块半尺来长的小牌子 , 上书“雨前”、“龙井”、“雪蕊”、“毛尖”之类的字;屋内的陈设就更简朴了 , 都是些不曾上过油漆的长桌子大板凳 , 不管认不认识 , 竟可同席而饮 。 此外 , 再用窗户板刷上一张报子 , 悬在门口 , “于 x 月初x 日(旧用阴历)特聘 xx 演员准演《xxx》书 , 准时开书 , 风雨无阻” 。 每日一般两场 , 下午2点开书 , 称“白天儿”;晚上7点开书 , 称“灯晚儿” 。 也有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间加演的 , 称“早儿” 。
    建国后 , 有关部门将北京评书艺人们集中在一起 , 于 1959 年成立了宣武说唱团 。 团址先在天桥 , 后迁到香炉营四条 27 号 。 主要演员有连阔如、陈荣启、高豫祝、傅阔增、陈荫荣、李存源、李鑫荃、朱祯富、连丽如等 , 在天桥地区及各地书茶馆轮流上演评、鼓书书目 。 而1980 年成立的骡马市大街书茶社即为他们的专用演出场所 。 该书茶社面积约80平方米 , 可容纳130人左右听书 。 每天设早、午、晚三场:早场 9:30 至 11:30 , 午场2:30 至 4:30 , 晚场 7:00 至 9:00 。 像连丽如的《东汉》李鑫荃的《包公案》、丁增启的《西汉》、朱祯富的《民国演义》等 , 当年均曾在这里上演 。 因为自“文革”至1980年这十几年中 , 北京已无书茶馆 , 故而这里开业后老书座儿们奔走相告 , 纷至沓来 , 致使场场爆满 , 不能入场的观众便挤在窗外或门口侧耳听书 。 后于 1982 年停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