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基本知识,茶庄名字( 二 )


要选择开口较大的;如果泡一般的乌龙(或包种)温度不需要太高,煮水壶的出水口选择细长者佳,不需要浪费太多心力去控制出水量 。 冲水高低也会影响温度?煮水壶将沸水倒出的位置,如果与紫砂壶的距离高,叫做「高冲」,温度丧失比较多;反之称为「低冲」 。 如果需要较高的温度,一手持着紫砂壶壶盖,一手将沸水低冲倒入紫砂壶中,水倒完马上将壶盖盖上,这样比较不会丧失太多温度 。 茶壶的壶壁、壶口、材质影响温度吗?泡茶茶壶的壶壁厚薄,对泡茶温度也有显著的影响 。 不温壶的状况下(壶的温度为常温),壶壁厚的壶,水温降低比较快,因为壶会把热量带走 。 温壶两三次,再倒入沸水,水温可以保持较高 。 泡与泡之间的停顿时间也会降低壶温,如果选用壶壁厚的壶,壶温降低速度慢 。 所以,壶壁厚,要让壶内的温度升降比较难 。 反之,壶壁薄温度的升降比较容易 。 泡茶的壶,壶口比例大,在泡与泡之间,温度降低速度快 。 容易烫熟的茶叶,选择壶口大的壶来冲泡较理想 。 如何降温?【泡茶的基本知识,茶庄名字】降温的方法除了使用细水高冲的方式之外,可以将茶壶的壶盖跨在茶壶口,沸水冲淋壶盖再进入茶壶内,可以得到显著降温的效果 。 或者将沸水倒入茶海,然后再倒入茶壶,这样的降温一般使用在泡茶温度不可太高的种类,例如青潽洱、绿茶、白茶、白毫乌龙… 。 除了茶叶本身条件以外,如果茶汤太涩,表示冲泡温度太高,而且涩味太强烈,茶汤难以入喉,严重破坏茶叶的美 。 尽量减低茶叶的涩味是执壶者应有的能力,但失去应有的风味而求其不涩,不免因小失大 。 泡与泡的时间短,壶温会随着泡数增加,也就是说,第五泡的壶温会比第二泡的壶温高 。 水沸之后,煮水壶不继续加温或保温,同样能使温度渐渐降低 。 茶汤浓度与浸泡时间置茶量多或者是浸泡时间加长可以使茶汤更为浓厚,但是两者所产生的浓厚状况不一样:置茶量多,对于茶叶内容物的萃取,是从茶叶表层到内部一层一层慢慢来,分多阶段进行;浸泡时间加长,每一泡萃取的层次比较多,但是冲泡次数缩短 。 浸泡时间长,茶汤较为浓稠,但是也容易出现苦味 。 苦味如果不会慢慢转为甘甜时,尽量将冲泡时间缩短 。 在茶壶注入沸水时,茶叶内容物快速溶解出 。 在茶水倒出之后,纵使尽力将茶汤倒干,茶叶表层仍旧存有一层水膜 。 所以还是在冲泡状态,只不过萃取速度比较缓慢 。 一般而言,不耐久浸的茶叶,应尽量将茶汤倒干,但动作不宜太粗鲁 。 需要久浸的茶叶,通常需要在茶壶内留一点水,例如发酵度够高的潽洱茶 。 为了使冲泡时间较为精确,可以使用定时器 。 但是使用定时器有点不雅,可以利用其它动作来计时(例如烫杯),但也不能太明显,显得做作更为不雅 。 有时看到执壶者在把玩其它物品,可能就是在拿捏冲泡时间 。 考虑冲泡时间与温度的关系如果茶叶需要高温才能表现出特色,但是高温久浸却容易出现苦涩味,甚至被焖熟,所以当茶汤倒出之后,应当适度降低壶内温度 。 乌龙茶叶采摘较嫩,茶汤入口比较软、甜,但是通常不耐高温久浸,所以茶叶泡开九成之后,茶汤倒出,可以将壶盖半开或不盖壶盖以降低壶温 。 当然,若是茶叶易被烫熟,就必须使用茶针探入壶底将茶叶拨开呈现缝隙,让空气得以对流,水蒸气便会快速带走热量 。 置茶量多,壶温升降较为困难 。 置茶量多,高温冲泡,当茶汤倒出之后,茶叶内容物照常释出 。 如果需要降温(壶温),若是紫砂壶的开口不够大,降温速度不够快,可以考虑使用盖杯 。 若是不降温,趁着茶叶释出的内容物不多时,倒入沸水,继续下一泡 。 这种冲泡方式,冲茶、倒茶的速度快,一般选用较小的茶壶来冲泡,以免茶汤量过多 。 水茶汤好不好喝,茶叶本身最重要,其次是温度,再其次是置茶量与浸泡时间,再来就是水的问题 。 一般认为,地下径流(包括泉水、井水)的水质好,事实上,也要参考此一地下径流流经哪一类的岩层 。 泉水、井水甘甜者,不一定适合冲泡茶叶 。 有时候,自来水冲泡茶叶比部分的矿泉水表现较佳 。 所以,对于水的选择必须同时用几种不同的水,同样的容器,同时冲泡同一种茶叶来比较,应当可以选择身边容易取得而比较适当的水来冲泡茶叶 。 适合冲泡茶叶的泉水、井水,煮水壶不容易产生锅垢 。 到郊区游憩,泡茶的水,宁愿自己带,尽量不使用河水 。 水开了之后,水中溶氧量大幅度降低 。 最佳的方法,是控制不让水全沸,可以保有较多的水中溶氧量 。 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多困难,一般都会让水全沸了之后再降温 。 如果使用温度计或者是自己对于水温很熟悉,而且茶叶冲泡不需太高的温度,便可以避免此一疏失 。 在水全沸之后,利用水与器物的冲激,例如高冲,或甚至加上一个壶盖当成被冲激物,可以增加些许溶氧量 。 尤其是绿茶、白茶类,水中溶氧量需求高,所以不仅水未沸,而且加上细水高冲,然后分两三次冲茶,可以得到更佳的口感 。 茶叶(以台湾的青茶系为例)台湾的青茶系,采摘的部位是刚展开的对口叶,其有老嫩之分 。 加上部分生产少量的茶叶有采摘芽的部分(例如白毫乌龙的一心二叶),总共可以分成芽、嫩叶、老叶,三个部分 。 如果茶叶有带芽者(一心两叶或一心多叶),香气、味道的表现比较细、钻、柔、韧、艳,变化起伏大 。 冲泡温度高,容易使涩味跑出;温度太高,容易将茶叶泡坏,在茶汤的表现上,就不那么活泼 。 茶叶完全展开才采摘,我们称之为老叶 。 事实上不能算是老叶,应该是刚成熟的叶片 。 如果茶树吸收红光量足够,成熟叶香气、味道的表现会比较直接,通常是香气够、韵味足(回甘悠长) 。 茶叶泡完之后,检视茶叶,不会一捏就烂 。 如果冲泡温度高,容易将茶叶应有的风味泡出,在苦涩可以耐受的范围里,尽量用高温冲泡可以让茶汤有较佳的表现 。 茶汤软、甜,或者是茶叶泡完之后茶叶一捏就烂,很可能是采摘较嫩的茶叶 。 冲泡温度太高,会将茶叶表皮煮熟、焖熟 。 所以应适度降低冲泡温度,但以足以表现茶叶的温度为宜 。 较嫩的茶叶,如果茶树生长良好,茶汤具有阳刚且阴柔的气息:香气虽然直接,但亦具变化;滋味不仅柔韧,且回甘可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