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茶的药理特性,红茶的作用


二 茶的药理特性,红茶的作用

文章插图

茶的药理特性(二)2、茶方与制剂 有关茶的方剂与制剂 , 从古至今有很多文献资料 。 茶方应包括如下两大类:含有茶叶的茶方与“非茶之茶方” 。 此处 , 只介绍含有茶叶的茶方与制剂 。 (1)单方与复方方 , 法也;剂 , 齐也 , 也就是配合与调和的意思 。 所以 , 中医的方剂就是研究如何配伍、处方与制剂的学问 。 方剂是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龙井茶能减肥吗组成部分 , 是“理、法、方、药”四大环节之一 。 方剂 , 有许多种类 , 自古就有“七方”、“十剂”之别 。 但其最重要的两类 , 则属“单方”与“复方” 。 单方 , 即只由一种药组成方剂 。 复方 , 则由两种药以上组成方剂 。 多者可达数十种 。 下文 《茶的二十四功效》 中所述主治病症 , 一般仅用茶叶一味即可取效 , 故在一定意义上讲属于茶方中的单方 , 其附方多配伍其他药物 , 故属于复方 。 此处将对茶复方的一般知识 , 及兼有多种功效而难于纳入茶的二十四功效中某一项者 , 作一简略的介绍 。 茶的药用复方 , 从制备与服用法上分析也有许多类型 , 这就是中药的“制剂” 。 研成细末服用者 , 称“散剂”;水煎后服用者 , 称“汤剂”;制备为成药者 , 一般称为“药茶” 。 从方剂组成说 , 有些方剂组成中有茶;另一些是方中无茶 , 但在煎服时必须用茶汤送服 。 各种茶方各具不同的功效 , 自然与所配伍的药品(或食品)有关 。 至于方剂的配伍原则(如“君臣佐使”)以及各药之间所发生的作用(如“七情合和”) , 请读者查阅中医药专业书籍 , 此处从略 。 (2)茶方简史 从历史上看 , 最早记载茶的药用方剂的是三国魏时张揖的 《广雅》 :“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 。 若饮 , 先炙令色赤 , 寿末置瓷器中 , 以汤活覆之 , 用葱、姜毛之 , 其饮醒酒 , 令人不眠 。 ”本方具有配伍、服法与功效 , 故属于方剂 。 自唐宁以来 , 有关茶的药用方剂有很大发展 。 唐代孙思邈 《千金要方》 记载一则单方 , 后代文献每有转引:“治卒头痛如破 , 非中冷又非中风 , 是痛是膈中痰厥头痛 , 吐之即差 。 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 , 适冷暖饮二升 , 须臾即吐 。 吐毕又饮 , 如此数过 。 剧者 , 须吐胆乃止 , 不损人 。 ”孙思邈的学生孟诜 , 是我国第一位食疗专家 , 所著 《食疗本草》 , 是这一领域的一部最重要著作 。 所记方剂 , 多简略易行 , 例如:“茶治……腰痛难转 , 煎茶五合 , 投醋二合 , 炖服之 。 ”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宋代 《和剂局方》 与 《太平圣惠方》 和明代 《普济方》 等中医巨著中 , 都有“药茶”的专篇 。 在 《太平圣惠方》 第97卷 , 有 《药茶诸之》 , 共列8方 。 其中 , 有茶叶者4方:“治伤寒头痛壮热葱豉茶方” , 配伍荆芥、薄荷、山栀、石膏等;“治伤寒头痛烦热石膏茶方”湖南中茶 , 配伍石膏;“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薄荷茶方” , 配伍生姜、石膏、麻黄等;“治宿滞冷气及止泻痢硫黄茶方” , 配伍硫黄、诃子皮等 。 另有4方虽无茶叶 , 但用萝摩、皂荚等“如造茶法”制成 , 并“一依煎茶”法饮服 。 从这4方看来 , 饮茶方式已成为较常用的治疗方法 , 可谓开现代“茶疗”的先河 。 据 《梦梁录》 第16卷 《茶肆》 载 , 杭城茶肆 , “暑天添卖雪泡梅花茶或缩脾饮暑药之属” 。 据李仁众考证(见 《中华医史杂志》 , 1982年第1期):雪泡茶可以冷饮 , 缩脾饮中配有砂仁、乌梅、甘草等中药6种 。 乌梅 , 即今日一般制备酸梅汤的原料 。 可知 , 应属防、治两用的茶汤或代茶饮料 。 综观古今所有茶方与制剂 , 在古代方剂中最知名的应属川芎茶调散系统 , 而近代方剂中应用最普遍的应属午时茶系统 。 (1)川芎茶调散 茶的药用方剂 , 在传统古方中以宋朝 《和剂局方》 的川芎茶调散最为著名 。 该方从名称看 , 即可知主药为川芎与茶叶 , 其组成如下:“川芎、荆芥(去梗)各四两 , 白芷、羌活、甘草烂各二两 , 细辛(去芦)一两 , 防风(去芦)一两半 , 薄荷(不见火)八两” 。 其服用法为:“细末 , 每服二钱 , 食后清茶调下 , ”所以本方为方剂组成表面无茶而实际服用有茶的类型 。 本方“常服清头目” , 疏风止痛 ,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最为有效 , 即症见偏正头痛或巅顶痛 , 恶寒 , 发热 , 目眩 , 鼻塞 , 苔白 , 脉浮等 。 本方用茶送药的目的 , 在于茶性苦寒而润 , 上可清头目 , 外可祛风邪而解表 , 又能制约方中所用风药的温燥与升散 。 当然是由于茶叶在本方的重要性 , 茶才列在方名中 。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 , 该方用量一般按一两等于30克 , 一钱等于3克计 , 下同 。 与川芎茶调散有关的方剂 , 沿有以下四种 , 其组成与功效、主治、服用方法等 , 均大同小异 , 构成茶的药用方法的重要系列: 茶调散( 《赤水玄珠》 方)“治风热上攻 , 头目错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 , 不可令焦) , 小川芎一两 , 细芽茶三钱 , 白芷五钱 , 薄荷三钱 , 荆芥穗四钱 , 上为细未 , 每服二三钱 , 用茶清调下 。 ” 菊花茶调散( 《医方集解》 方)由川芎茶散加菊花、僵蚕而成 。 功效民主治均同川芎茶调散 。 由于菊花与僵蚕均以疏风清热为主要功效 , 故对辨证偏于风热者较为适宜 。 苍耳子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方)“辛夷半两 , 苍耳子(炒)二钱半 , 香白芷一两 , 薄荷叶半钱 。 上并晒干 , 为细未 , 每二钱 , 用葱、茶清食后调服” 。 本方功效为祛风通 窍 , 主治鼻渊 , 症见鼻塞 , 流浊滋而不止 , 前额疼痛 。 川芎茶( 《简便单方》 )由川芎3克 , 茶叶6克组成 , 共研细未 , 和匀 , 开水泡饮 。 功能祛风止痛 。 适用于诸风上攻 , 头目昏重 , 偏正头痛 , 鼻塞身重 , 肢体烦痛 。 本方可视为川芎茶调散的最简衍变方 。 (2)午时茶 茶的药用方剂在近代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