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具和茶艺,龙冠龙井


茶道、茶具和茶艺,龙冠龙井

文章插图

茶道、茶具和茶艺【茶道、茶具和茶艺,龙冠龙井】茶一般是用来饮的 , 很多人都以为茶只可饮 。 其实不然 , 茶还可以用来吃 , 中国的菜肴世界知名 , 同样的 , 中国的茶菜也六大茶山是世界知名的 。 茶入菜 , 取其药理 。 中国素有药食同源之说 , 茶有色香味形四大特点 , 更兼有调和滋味和药理成份 , 所以茶叶菜肴一般都具有双重功效 , 即可增进食欲 , 解除饥饿 , 又能防治某些基本和增强人体健康 。 我们平日所知的茶叶蛋 , 即是著名茶菜之一 , 其即可作点心 , 也可上桌作菜肴 , 吃起来也是男女老少皆宜 。 另外还有茶叶粥、茶蛋饭、龙井虾仁、清蒸茶鲫鱼、龙井肉片汤、绿茶番茄汤等茶叶菜肴 。 我就曾在出差杭州时吃过一次龙井虾仁 。 其出锅装盘 , 但见虾仁玉白、鲜嫩 , 茶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 , 风味独特 , 入口之鲜味不绝 , 三日不去(夸张了一点 , 不过三个小时不去大概是真的) 。 席间 , 听店家引经据典 , 讲解龙井虾仁的出处 , 才知乃是受苏东坡“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 诗酒趁年华”的启发 , 利用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 , 与入时鲜活河虾仁相配而成 。 除了听典故 , 还附珍闻一则呢:据说1972年尼克松访华 , 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设宴招待时 , 其中一道菜就是龙井虾仁 。 并且 , 做菜的厨师就是这家店老板的爸爸!哈哈 , 俺真是口福不浅啊! 讲完了茶菜 , 则该讲茶具了 。 中国茶具 , 种类繁多 , 一般也都兼具欣赏与实用功效 。 当然 , 这些大多是文人玩的东东 , 比如像我老豆那种大老粗的 , 大概是只有一种用途 。 哎 , 也不一定对 , 我好像记得我老豆的老豆就有青花瓷的茶碗 , 极其精致 , 据奶奶说是爷爷的老豆传给爷爷的 , 是正宗的景德镇瓷器 。 所以 , 到后来就只是看 , 不能用来喝的 。 但我偏偏调皮 , 要拿来喝 , 结果一次不小心给打碎了 , 差点被老爸揍死 。 当时我恨死了青花瓷杯 。 岂料后来有机会看茶具展 , 才知道青花瓷真的珍贵 。 听一个老专家讲 , 茶具除了我所打破的那种青花瓷以外 , 还有陶土茶具 , 漆器茶具 , 玻璃茶具 , 金属茶具 , 竹木茶具 , 共分为洋甘菊的作用六大类 。 其中我打碎的青瓷其实还不能代表一类 , 是陶瓷类中的一种 , 他的同门师兄弟还有白瓷和黑瓷的 。 如果我当年打碎的是真的正宗青花瓷的话 , 那个茶杯确实很值钱的 。 我才知那一顿巴掌是挨的非常应该 。 讲到茶艺 , 话题就大啦 , 中国茶文化 , 很大一部分是集中在茶艺上的 。 但是 , 回头看看 , 已经敲了这么多字了 , 指头都开始发麻了 , 干脆就删繁就简 , 糊弄个大概交卷吧 。 近代饮茶方式主要有三:盖碗式 , 据说上至朝廷、宫廷 , 下至民间 , 都是以盖碗饮茶 , 那也就是说这种饮茶方式是最普及的了 。 还记得我们兰州的三泡台就是典型的盖碗式 。 茶娘式 , 这个则是自古以来民间最主要是饮茶方式所谓茶娘 , 即指以大茶壶冲泡分饮 , 兰州的那些快餐饭店里和乡下小镇似乎还很流行这种饮法 , 但在南方就比较少了 。 功夫茶 , 这种饮法北方几乎见不到 , 主要是流行于闽南和广东地区 。 据说这种饮法是从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演变而来 , 标准的功夫茶艺 , 有后火 , 虾须水(—刚开未开的水)捅茶 , 装茶 , 热灌(壶) , 高冲 , 低斟 , 盖沫 , 淋顶十法 。 潮汕功夫茶一般主客四人 , 主人亲自操作 。 首先要点火煮水 , 并放茶叶入冲罐中 , 其量多少以水占容积的七分为宜 。 水开 , 冲水入灌中 , 盖沫 。 而后 , 准备冲杯 , 以初沏之茶水浇冲 , 目的在于酿造茶的精神 , 气韵散于杯里杯外 。 洗过茶后 , 待茶开 , 斟茶 。 斟茶时 , 四杯并围 , 以冲罐巡回穿梭于四个杯子之间 , 直至每杯都达七分满 。 此时 , 茶罐中的茶水应刚好斟完 , 剩下的茶水余津 , 还要一点一滴依次点入四杯之中 。 这就是潮汕人所说的“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 此时 , 四个杯子中的茶量应该相等 , 色泽也应该均匀相同 。 最后 , 主人敬茶 , 依长幼 , 依次奉于客前 , 先敬首席 , 然后左右佳宾 , 自己最末 。 而喝茶的方法是三口饮尽 , 滴水不漏 , 谓对主人的尊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