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中的大智慧作文_生活智慧类作文

文/屯元子
《素书》智慧第十二期——本德道宗

生活小常识中的大智慧作文_生活智慧类作文

文章插图

黄石公"本德宗道"篇:本德, 就是一德为本;宗道, 就是以道为宗 。
智者以德为本, 圣人以道为宗 。
失德离道, 则祸患至;本德宗道则福瑞到 。
所以我说, 这一章其实就是黄石公留给我们趋福避祸, 逢凶化吉的16条要诀 。
1、夫志, 心笃行之术, 长莫长于博谋任何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所以孟子的这句话: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弗乱其所为 。 才成为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 。
举凡古今中外的伟人, 都不会将有口皆碑的名声作为人生目的, 将层出不穷的谋钍作为事业的宗旨 。 而是以此为凭借, 宏广其志向, 充盈其仁德 。 这样, 名声、计谋和事业才会相得益彰 。
2、安莫安于忍辱王安石说:莫大的祸, 起于须臾之不忍 。 所以民间自来就有“和为贵, 忍最高”这句俗语 。 人是感情动物, 内心活动如潮起潮落, 瞬息即变, 如若自己善加克制, 就可能转祸为福, 否则往往会因一把怒火而危及自身 。 尤其是身在高位的人, 如果该忍处不忍, 后果不堪设想 。 作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家, 则必须具备三忍:'容忍, 隐忍, 不忍 。
3、先莫先于修德道德是否高尚, 既关系到自身的人品修养, 也关系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事业的成功 。 作为一个领导人, 要想使各级臣民忠心拥戴, 必须首先让人心悦诚服,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 非德莫属 。
4、乐莫乐于好善, 神莫神于至诚民谚有云: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 只要行善积德, 自然福寿平安, 所以根本不必担心前程的凶吉 。 修百善自能邀百福 。 多做好事对心理素质会渐渐造成一种良好的影响, 那就是无时无处都能处在一种宁静坦荡的心境中 。 这当然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了 。
《易经》上说:诚能通天 。 心诚的含义不单是诚寔无欺而已, 更重要的是虚灵不昧 。 真能做到这一点, 必然会有许多神奇不可言喻之处 。 宋、明诸儒终生所修, 只此一字——诚 。
5、明莫明于体物世间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 善于体察人情世故者, 必是聪明不惑之人 。 在心理学上, 这种修养方法被称作“进入他人思惟” 。 人只要能跳出自身的思惟定式, 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处境中思考处理问题, 事情既比较易解决, 又会得到群众的赞许 。
7、吉莫吉于知足广厦千间, 夜眠七尺;珍馐百味, 不过一饱 。 人生所须, 其实甚少 。 懂得个中道理——其寔是常识, 人才会知足, 才会常乐 。
8、苦莫苦于多愿圣人之道, 淡泊无欲 。 对于身外之物, 来就来, 去就去, 无须牵挂 。 范仲淹“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财物的聚散多寡, 不值得为之大喜大悲 。 佛教认为有求皆苦, 人的生、老、病、死莫不因为人愿望渴求太多而苦难缠身 。 禅宗讥讽:一具臭骨头, 何为立功课?儒家以无欲则刚, 恭谦俭让, 对人不求名, 对物不求奢, 是为君子 。 道家则根本以'无欲无求, 一身傲骨, 两袖清风, 遨游人间为美 。
【生活小常识中的大智慧作文_生活智慧类作文】只是, 人心不足, 欲海难填, 然而, 其结果只能有如秦皇、汉武 。 清心寡欲, 治国如此, 养生亦如此 。
生活小常识中的大智慧作文_生活智慧类作文

文章插图

9、悲莫悲于精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单纯的“一”, 就是“精”, 焕发的动力, 是谓“神” 。 其寔, “纯一”也就是无, 无生无死, 无阴无阳, 无动无静, 没有形状, 没有具体内容, 却可以为明为哲, 为智为识 。 也正因为它“无为”, 它才“无所不为” 。 世间万物, 凡有生命, 皆因禀受这种元气而成 。 正确地运用他 。 则精而不散;错误地运用它, 则散而不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