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家风,茶艺师培训( 四 )


《百丈清规》叙寺院茶视云:圣节, 必首启建金刚无量寿道场……待大殿排香烛茶汤, 铙钹手炉俱办 。 堂司传着报方丈客头 。 佛降诞, 先期堂司率众财送库司 。 营供养 。 请制疏金疏, 至日库司严设花亭 。 中置佛降生像, 于香汤盒内, 安二小杓佛前, 数陈供养毕, 住持上堂祝香云……次趺坐云:“四月八月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降诞令辰, 率众比丘, 严备香花灯烛果珍羞, 可伸供养 。 ”……领众同到(大佛)殿上, 向佛排立定 。 住持上香三拜……下亲点茶, 又三拜收坐具, 按《百丈清规》, 茶汤供养很频繁, 诸如圣节、千秋节、国忌日、佛降诞日、佛成道日涅、帝师涅、达摩忌日、比丘示寂都要如仪 。 寺院职事变更, 送旧迎新, 则办茶汤会 。 坐禅、谈话、待客都要饮茶 。 乃至法堂陈设也为适应僧人茶事而作了变化, 法堂于法鼓之外增设茶鼓, 法鼓置法堂东北角, 茶鼓置西北角 。 《百丈清规•法器章》载:法鼓, 凡住持上堂, 小参, 普说, 入室, 并击之, 上堂时二通……茶鼓长击一通 。 茶鼓之设反映了僧人饮茶不仅仅是口腹之欲, 业已成为僧人的宗教生活 。 茶鼓赋予了茶事以宗教色彩, 并成佛门风情之一端 。 古人诗云“春烟寺敲灵鹫院, 夕阳欲压赭圻城” 。 茶鼓如同市廛酒旗, 成为寺院僧侣茶的标志物 。 为方便僧人饮茶, 寺庙建筑格局相应变化, 一般都有专用茶室, 作品茗之所, 称之为“茶寮” 。 明人许次纾《茶疏•茶所》云:小斋之外, 别置茶寮 。 ……寮前置一几, 以顿茶注茶盂, 为临时供具 。 一般茶寮派一二僧负责, 称寮主、副寮, 也有叫茶头或茶僧的 。 嗜茶的僧人一般叫茶僧, 茶僧不是职务, 仅言其嗜茶之切 。 寺院重要茶事活动一般都在茶寮内举行, 如茶汤会, 较为隆重的要事先出示点茶牌:
例一:前堂首座比丘某右某今晨斋退就云堂点一钟特为后堂首座大众师仍请诸如事同垂光降今日具位某状 。 例二:守寮比丘某右某启取今晚就寮煎汤一中特为合寮尊众聊旌某制之仪状望众慈同垂光降谨状:今日守寮比丘某状 。 每日例行茶汤会程序是:每日粥罢, (寮元)令茶头行者门外候众至, 鸣板三下 。 大众百寮, 寮长分手 。 寮主、副寮对面左右位 。 副寮出, 烧香归位 。 茶头喝云, 大众和南遇旦望点汤 。
更有甚者, 《百丈清规》已成“王法”, 如元代皇帝, 命令和尚们重新编刊, 遍行天下丛林 。 明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皇帝“圣旨榜例, ”“诸山僧人不入清规者, 以法绳之” 。 无形之中, 饮茶不仅是僧人习俗, 茶礼竟纳入僧家法律强制施行 。 《百丈清规》对于刚出现的佛门茶俗的发展和巩固起了决定性作用 。
怀海制定《百丈清规》后半个世纪, 佛门茶事的文化层次迅速提高, 不再执着于驱睡悦志, 也不止步于自然无力的道家思想, 僧人在饮茶中发现自己, 见性成佛, 向佛学和美学的最高境界——禅境挺进 。 当然, 中唐仅仅是起步阶段, 至宋明时结出智慧之果 。 至此, “中国茶道”作为一门文化艺能臻于完善和成熟 。 茶文化史上的这次飞跃发端于从谂禅师(778-863), 他是曹州郝乡(今山东曹县境内), 俗姓郝 。 童年从曹州扈道院的和尚落发出家, 后住赵州(今石家庄赵县)观音寺(又称东院), 人称他为“赵州古佛” 。 他嗜茶成癖, 动辄就说“吃茶去”, 因此而形成一桩“公案” 。 《广群芳谱•茶谱》载:有僧到赵州, 从谂法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曾到” 。 师曰“吃茶去” 。 又问僧, 僧曰“不曾到” 。 师曰:“吃茶去” 。 后, 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 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 主应诺, 师曰:“吃茶去 。 ”“吃茶去”已成禅僧机锋语流传千载, 它是“茶禅一味”(或“茶佛一味”)肇始的标志, 是佛教茶有别于儒、道而独具特色的标志, 是佛教具很高文化品位的标志 。 它的出现使领500年风骚的道教茶黯然失色, 乃至后世众多茶书竟大捧佛教茶, 而忘却道教茶昔日之辉煌 。 “吃茶去”虽是口头语, 其内涵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说透彻, 当代诗人,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诗云:七碗受至味, 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 不如吃茶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