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黑茶茯砖

【带你了解黑茶茯砖】陕西茯茶出自于陕西咸阳泾阳 , 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 她兴于宋 , 盛于明清和民国时期 。 茶体紧结 , 色泽黑褐油润 , 金花茂盛 , 菌香四溢 , 茶汤橙红透亮 , 滋味醇厚悠长 。 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 。 特别是对居住在沙漠、戈壁、高原等荒凉地区 , 主食牛肉、羊肉、奶酪的游牧民族而言 , 在缺少蔬菜水果的情况下因而 , 在中国西北地区有"一日无茶则滞 , 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一日无粮 , 不可一日无茶"之说 。
泾阳县位于咸阳市 , 泾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中部 , 泾河下游 。 东与三原、高陵县交界 , 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 , 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 , 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 。 从泾阳县城出发到西安城北客运站44公里 。 茯茶的出现 , 约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问世 , 采用湖南安化黑毛茶为原料 , 手工筑制 , 因原料送到泾阳筑制 , 称"泾阳砖";茯砖早期称"湖茶" , 因在伏天加工 , 故又称"伏茶" 。 名称由来因其药效似土茯苓 , 就由"伏茶"美称为"茯茶"或"福砖" 。 由于系用官引制造 , 清代前期须在兰州府缴纳三成至五成砖茶作为税金 , 这批茶交给官府销售 , 又叫"官茶"、"府茶" 。 其余的砖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销区销售 , 故称为"附茶" 。 在清道光年间 , 将安化黑毛茶中色黄叶粗的甘引用篾篓踩成大包 , 包重90公斤 , 运往陕西泾阳压制成砖 。
茯砖茶压制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 。 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 , 其不同之点是在砖形的厚度上 。 因为茯砖特有"发花"工序 , 除需要很多条件外 ,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体松紧适度 , 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 。 茯砖与黑、花两砖另一个不同之点 , 是砖从砖模退出后 , 不直接送进烘房烘干 , 而是为促使"发花" , 先包好商标纸 , 再送进烘房烘干 。 烘干的速度不要求快干 , 整个烘期双黑、花两焙长一倍以上 , 以求缓慢"发金花"(即产生冠突散囊菌) 。
茯茶功效突出原因在于有一种金花菌(冠突散囊菌) , 使砖茶里面布满星星点点密密麻麻黄色的"金花" 。 "金花"越茂盛 , 品质就越好 , 对消化、对生理的调节作用就越大 。 以肉食为主的西北牧民 , 宁可三日无食 , 不可一日无茶 。 可见茯茶在他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 茯茶消滞去腻 , 降脂降血 , 平衡生理 , 是不争的事实 。 茯茶的"金花" , 一目了然 , 茯茶金花菌的作用 , 不是其他茶可以替代的 。 茯茶中有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茯茶的原材料本身具有对人轮状病毒的抑制作用 , 能有效地阻断人体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形成;所含脂肪分解酵素含量高于其他茶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