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中的“硬骨头”|安化黑砖茶迷人的魅力!

17世纪后叶福建正山小种红茶进入欧洲, 惊艳了欧洲, 让欧洲上层贵族对中国茶叶赞叹不已 。 因其外形黢黑, 故而称其为“Bricktea” 。 十九世纪末, 湖南等地所产黑茶开始被欧美知晓, 一时不知如何翻译为好, 最后竟以“Darktea”称呼之 。 此翻译方式有贬低黑茶之嫌 。 不少茶学专家认为应参照乌龙茶直译方式称之为“Hecha”或是“Pressedtea”(紧压茶) 。
安化黑茶品类大多为紧压茶, 其中尤以黑、花砖茶密度为最 。 据测定, 花卷千两茶密度一般为0.85--0.90之间, 而黑砖茶密度在1.20或以上 。 作为茶类中的“硬骨头”, 从彭先泽1940年研制成功黑砖茶算起, 她的诞生还不到80年, 只能算算是茶中“新”人 。
据《湖南黑茶》(蔡正安著)篇幅中描述, 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 体积庞大的黑茶(初成品)受运输条件的影响而大为减少, 从而引起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 敦促湖南地方政府着力解决这一问题 。 另一靠谱说法是当时赵李桥生产的青砖(生产砖茶历史比安化早)供俄产能不足, 抗日期间为更多换取外汇支持, 令湖南方面仿青砖压制方式加工堪合俄销之砖茶 。 1939年5月, 彭先泽先生开始尝试黑茶砖(即现在的黑砖茶)研制, 几经改进, 于1940年获得成功 。
传统黑砖是以三级黑毛茶原料为主, 拼入部分四级料, 含梗量不超过18%, 以前黑砖茶原料分“洒面”和“包心”, 1976年后简化了工艺, 将洒面和包心料混合压制 。 现在不少厂家已将传统黑砖茶原料提高到二级甚至更高, 比如行业内黑砖茶压制比较有名的茶厂出厂的黑砖茶基本为二级料 。 早期黑砖茶砖面上有“黑茶砖”字样, 下方有“湖南安化”字样, 中间有五角星 。 其中最有故事的是“八字砖”(湖南省砖茶厂压制)其字体凸显, 西北当地称鼓字名牌安化黑砖 。 黑砖茶经过毛茶拼配、原料筛制、净茶拼配、压制后干燥, 最后包装等加工工序 。 压制时在保证砖面平整的情况下松压为上, 有利于后期转化, 叶底完整, 浸出物析出 。 干燥时控温是关键, 始温为28度, 每天升温2度, 最高不超过65度 。 19天后含水量下降至14%左右时便可出烘房(长江以北), 南部需增加10天左右才出烘房, 控水率11%以下 。
黑砖茶密度在茶中为最, 作为后发酵茶中的一个品种, 其饮用口感愈陈愈醇, 与发酵食品中的红酒一样 。 黑砖茶因为紧压砖体内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的无氧发酵环境, 在存放过程中, 无氧与有氧生物化学变化交错进行, 因而滋味变化无穷 。 新出厂的黑砖茶多少带点黑毛茶初制时的渥堆酸味与传统七星灶烘焙产生的松烟味, 汤色略浊, 微涩 。 经过3一5年的自然陈化后, 在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共同作用下, 黑砖茶外表油光褪色成哑光, 色泽由黑润转成黑褐, 汤色也由橙黄转为橙红, 滋味也变得醇和甘甜 。 再经5一8年, 黑砖茶就如丑小鸭蜕变成小天鹅 。 除外观较前期沧桑之外, 干茶附上岁月的味道, 汤色逐渐红明透亮, 滋味变得柔滑顺爽, 药香、樟香、陈香等开始呈现 。 茶气凸显, 此已达到最佳品饮期 。
《湖南黑茶》作者蔡正安教授说过:黑茶魅力在紧压 。 之所以黑砖茶一类紧压茶能展现其独特魅力, 一是其合理的茶梗配比(成熟度配比);二是致密的紧压(50T左右压制, 需考虑茶叶老嫩程度, 呈正相关)造成的无氧发酵环境;三是自然缓慢地转变过程 。 合理的配比茶梗提高了茶多糖/茶多酚的比例, 增加了中后期转化的氧通量(绝对无氧化酵中结合相对有氧化发酵), 致密的空间既保留了黑砖茶茶气, 又创造了无氧发酵的条件, 就像法国红酒一样越陈汤色越红亮, 滋味越醇绵甜滑 。 比其他黑茶更缓慢的转化特点如文火熬制中药, 慢慢渗透出来的是精华 。 慢“熬”虽拉长了时光, 却增了几分滑、香、韵、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