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以绿茶标准来品黑茶
中国是茶的发源地 , 也是世界产茶大国 , 更是世界茶叶消费大国 。 其中 , 很大部分地区从前多是以消费绿茶、青茶为主 , 也有一些地区消费花茶、红茶等 , 近年来 , 很多地方的茶叶消费逐步地呈现多样化 。 但不少消费者的饮茶“历程”也多是从绿茶、青茶(乌龙茶 , 其中尤以铁观音、大红袍为著名)、花茶等开始的 。 中国有六大茶类 , 还有一些花茶、花草茶等种类 , 每种茶都有其不同的风格 , 适合不同的消费人群 , 也有其固有的传统消费区域 。 不过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饮品的追求 , 以及资讯和物流的发达 , 人们能够获取更多茶类品种去尝试 。 习惯于消费绿茶、青茶、花茶等清香幽远、口感甜滑的茶类 , 一下子接触到黑茶 , 特别是渥堆工艺后发酵的茶 , 如六堡茶、普洱熟茶等 , 往往有茶友确实会一下子适应不过来 , 也有的会断然排斥 。 喝惯了绿茶和铁观音的茶友 , 一般会很自然地以原有的评判标准来评价黑茶 , 难免会觉得从色、香、味而言 , 特别是从香、味两方面来看 , 比不上铁观音和很多绿茶 。 因而 , 从品饮感受上不接受黑茶的口味 。 但随着六堡茶的兴起 , 人们在品鉴绿茶、青茶、花茶之外 , 建立起全新的坐标去品鉴黑茶的色、香、味、气、韵 , 发现原来黑茶还可以有红、浓、陈、醇的特点 , 可以有醇和、沉香、余韵悠长的风格 , 可以有越陈越佳、中庸平和之美 , 也开始以新的视角 , 重新审视同属黑茶的六堡茶 。
并非茶青等级低就不好
从前 , 在六堡合口街收茶的茶商将六堡茶分作细茶、元度(原度)、粗茶、行等(行茶)等几个级别 。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 六堡公社成立了初精合一的六堡茶厂 , 既收购鲜叶加工毛茶 , 又收购毛茶加工精制茶 , 按国家规定:六堡茶毛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级外)、七级(粗茶) , 每级又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 。 对于六堡茶 , 特别是现代工艺的六堡茶 , 并非级别低的就一定不好 。
一直以来 , 出口南洋诸国的六堡茶包括有各种级别的 , 但以较为粗老的三级四级为多 , 甚至是四级五级、级外的茶 。 这些在马来西亚现存的老茶可以佐证 。 其中 , 固然与消费群体如矿工、民众的购买力等有关 , 有价格因素的考量 , 但与其追求茶质浓厚、耐泡醇和等也有一定关系 。
在六堡茶的二级茶中 , 其净度要求是“净 , 稍含嫩茎” , 而三级四级 , 则直接是“粗实、紧卷”、“有嫩茎、有茎”这样的标准了 。 可见 , 六堡茶与其他如精细绿茶等不同 , 是不排斥茶梗的 。 而据一些老茶师介绍 , 一定比例的含梗量 , 工艺上是允许的 , 而且在出口的茶中 , 较粗的四五级茶也很被接受 , 除了出口日本的茶 , 对含梗率有一定要求 。 从工艺上 , 有一定量富含纤维素的茶梗、粗老茶青参与渥堆发酵、陈化 , 其口感更甜醇平和 。 一定含量梗的比例、较为粗老的茶青 , 也会有利于后期陈化 。
陈味并不等于“吭味”
六堡茶的一个最为迷人之处是其越陈越佳的品质 。 经过时间陈化的六堡茶 , 会越来越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 在时间的沉淀中 , 其茶色、茶香、茶味在缓缓变化、慢慢成熟 , 无论是其过程 , 还是其最终结果 , 都是值得期待的 。 陈年六堡茶以其内涵品质和罕有珍稀而被茶友们竞相追逐 , 千金难求 。 一些商家看上了做旧陈茶的商机 , 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做旧、做陈的六堡茶 , 鱼目混珠 。 甚至 , 经过做旧处理的六堡茶所体现出的“吭味”被某些不良商家冠以“陈味”来进行推销 。 有部分经验不足、对老茶接触得少的茶友会上当 , 购入一些有“坑味”的“陈年”六堡茶 , 当然也包括一些外地来梧的游客 。 之所以让某些不良商家得逞 , 源于这些茶友对六堡茶的陈味了解不深 。
推荐阅读
- 六堡茶冲泡大全
- 怎么理解六堡茶的“醇”?
- 六堡茶加工过程中内含成分的变化
- 别去汽车店里花钱打蜡,教你四招自己轻松解决
- 炒股如果连K线都看不懂,那就是瞎操作,5分钟教你零基础读懂K线,掌握知股价涨跌
- 一白遮百丑,今天教你一招褪去脸色黑斑
- 教你用安全的办法减肥
- 教你如何制作牛肉萝卜汤
- 怎样照证件照好看,几招教你拍好证件相
- 教你几招如何备份手机通讯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