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买基金、炒鞋、炒盲盒…年轻人的花式“理财观”( 二 )


但也有网友表示 , 选择分散投资并没有问题 , 但像程海这样购置千余只基金 , 是没办法达成投资升值的目的 , “这不仅抵御不了系统下跌的风险 , 而且还摊薄了收益 。 ”
郭郭说 , 作为工作不久的新人 , 手头积蓄不多 , 还面临着未来买房、买车等的巨大压力 , “学着投资也算是无奈之举吧 , 毕竟不能让自己成为月光族 , 钱拿去投资了 , 总比闲着好 。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在此前多家媒体报道中 , 曾提到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 , 30岁以下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定投、基金等收益适中且风险较低的理财形式 。 这也恰恰印证了像程海、郭郭这样分散投资或被称为“零钱”理财的投资人群选择 。

炒股、买基金、炒鞋、炒盲盒…年轻人的花式“理财观”

文章插图

年轻人的“实物”理财
比起炒股、定投、买卖黄金期货等方式 , 一些年轻人的花式理财方式也引起了采访人员的注意 , 有网友表示:炒房是70后的狂欢 , 炒股是80后的疯狂 , 炒币是90后的荒诞 , 炒鞋是00后的盛宴 , 炒盲盒则是10后的时尚 。
研二在读的学生刘小光告诉采访人员 , 他从大学期间开始炒鞋 , 收益破万 , “有双鞋 , 倒手一卖赚了5000多元 , 不过这不算多 , 像一些联名款或爆款溢价几万都有可能 。 ”
采访人员在调查中发现 , 在交易平台上 , 一双耐克原价为1599的“闪电倒钩”球鞋一度被炒至三万余元 , 甚至曾被“鞋圈”玩家们评为“2021年年度鞋王” 。 据悉 , 这个囿于小众圈层的“炒鞋”文化 , 一度扩大圈层 , 成为了一些年轻群体的保收、增收法宝 。
刘小光告诉采访人员 , “当一双鞋被炒起来时 , 它就不仅仅是那双鞋了 。 它更像是一种理财产品 , 虽然入场门槛低 , 收益高 , 但是事实上 , 能被炒起来的鞋子往往都是一鞋难求的 。 ”
“2018年的时候比较火 , 现在不太行了 。 我手上还有一部分鞋待售 , 价格合适了我再脱手 。 ”刘小光称 , 现在像一些普通的AJ(AIR JORDAN )系列和DUNK(NIKE DUNK)等球鞋的售价远不如之前 , “现在 , 我基本上不会再囤鞋了 。 除非是一些顶级联名款 , 毕竟现在涨的幅度和投入的资金并不成正比 。 ”
【炒股、买基金、炒鞋、炒盲盒…年轻人的花式“理财观”】“鞋圈”玩家小安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 其实炒鞋跟炒股差不多 , 选中后等待升值 , “唯一不同的是 , 如果炒鞋炒错了 , 可以剩双鞋子穿 , 但炒股炒错了 , 就什么都没了 , 所以我选炒鞋 。 ”
除了炒鞋 , 近年来兴起的“盲盒热”、“玩偶热”也有着相似的发迹史 。 网友珠珠说 , “盲盒、玩偶、玩具等都很小众 , 但其中的商机却很值得琢磨 。 一个原价百元的玩偶可以卖出万元高价 , 一旦倒手 , 立翻十倍 , 这是很多投资理财产品所不能达到的 。 ”
炒股、买基金、炒鞋、炒盲盒…年轻人的花式“理财观”

文章插图

“储蓄也比月光强”
采访人员在调查中发现 , 在一些嗅觉敏锐的年轻人眼中 , 小众圈层往往都是进行投资理财的“肥肉” 。 网友猪猪表示 , 过去一年里 , 盲盒和玩偶一度作为她投资的首选 , “赚钱是赚钱 , 但是真的很累 , 被买家放鸽子也是常有的事 。 有时候你一旦错过了高峰期抛售 , 可能就要面对亏损 , 砸在手里也不是没有可能 , 风险还是有的 。 ”
采访人员也注意到 , 在这些“花式”投资中 , 往往都需要提前垫付全额的费用 。 在一些领域也存在着不确定的法律风险 , “一些炒售行为是否合法 , 目前存在争议 。 ”律师表示 , 通过这种交易方式 , 部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能也得不到保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