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展望:银行理财破茧成蝶

【2022年展望:银行理财破茧成蝶】一元复始 , 万象更新 。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 , 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在2022年翻开新的一页 。
2022年 , 银行理财公司轻装上阵 , 必将成为“新资管元年”的重要力量 。 一方面 , 银行理财公司将以更大的力度加强投研能力建设 , 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 做好投资者教育工作 。 另一方面 , 银行理财公司将充分发挥优势 , 与基金、保险、券商等其他资管机构良性竞合 , 共同构建资产管理行业新格局 。
●本报采访人员叶斯琦王方圆
历经考验转型成效显著
为迎接“新资管元年” , 银行理财行业已经历三年多的考验 。 在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 行业转型动作尤为密集 。
产品整改是2021年的主旋律 。 2021年 , 多家银行将理财产品密集迁移至旗下理财公司 , 对不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理财产品开展提前终止等工作 , 全行业净值化转型目标基本完成 。
“截至2021年11月底 , 我们已经完成净值化转型目标 , 净值化比例达95% , 其余均为‘一行一策’允许保留的存量资产 , 目前这些资产也在陆续有序退出 。 ”华夏理财投资研究部总经理助理邓文硕表示 。
估值方法整改是另一重点 。 2021年9月30日 , 财政部发布《资产管理产品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 明确“理财产品等资产管理产品通过自主投资和委外投资方式持有的相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估值结果应当一致” , 严格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IFRS9) , 并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据了解 , 早在2021年8月 , 已有银行理财公司开始变更部分理财产品的估值方法 , 将其由成本法向市值法切换 。 此后 , 估值方法调整成为银行理财行业的常态 。
估值方法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 。 多位从业者表示 , 采用市值法估值以来 , 为降低产品净值波动 , 定开式理财产品降低了二级资本债、永续债等长期限债券投资比例 , 增配了短期限的债券 , 优化投资组合久期 。 其他持有较多长期限债券的理财产品也受到一定影响 。
系统整改也加快推进 。 一家银行理财公司人士向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透露 , 为使理财产品的估值全面对接IFRS9 , 该公司2021年多次优化资产管理系统 , 并在2021年年底启用新系统 。
与此同时 , 紧抓新机遇 , 创新型产品迭出 。 2021年11月以来 , 紧抓北交所成立的投资新机遇 , 中银理财陆续发行三只“专精特新”主题产品 。 2021年12月6日 , 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首批养老理财试点产品出炉 , 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的财富管理工具 , 助推养老第三支柱发展 。
“2021年银行理财行业已经迈向更加规范发展的轨道 , 基本实现经营模式的深度调整 , 和投研、风控、科技、产品等关键领域的全面转型一道 , 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 ”工银理财有关负责人表示 。
拥抱蝶变全新启航
规则明确 , 发展路径逐渐清晰 。 2022年 , 银行理财行业将有更多新作为 。
展望2022年 ,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 , 首要任务在于提供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 “说到底 , 作为一家资产管理机构 , 产品才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2022年我们准备继续加大理财产品体系的转型力度 。 一方面 , 对标公募基金 , 适当加大开放式产品的发行力度 。 另一方面 , 根据客户的投资需求 , 开发在收益、回撤等方面更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 。 ”杭银理财有关负责人表示 。
与此同时 , 提升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势在必行 。 “再困难的路也要走下去 。 虽然目前权益类资产投资不是银行理财公司所长 , 但作为增厚收益、提升规模的重要抓手 , 是银行理财市场的一片蓝海 。 我们已经明确提出 , 2022年将加大含权益类资产产品的发行力度 , 预计2022年年底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之和将达到15%左右 。 ”邓文硕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