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1、“富贵土”
宜兴丁山位于太湖之滨 , 是一个普通而美丽的江南小镇 。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 镇里的村民早出晚归 , 耕田做农活 , 闲暇时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 。 就这样 , 他们无忧无虑过着简单而又平凡的生活 。
一天 , 一奇僧出现在镇上 。 他边走边大声叫唤:“富贵土 , 富贵土,谁买富贵土” , 村民们都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僧人 。 僧人发现了村民眼中的疑惑 , 便又说“是皇家人 , 就不能拥有富贵吗?” , 人们就更加疑惑了 , 直直地看着他走来走去 。
奇怪的僧人提高了嗓门 , 快步走了起来 , 就像四下无人一样 。 有一些有见识的长者 , 觉得他奇怪就跟着一起走 ,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 。
突然间 , 僧人消失了 。
长者们四处寻找 , 未果,只看到好几处新开口的洞穴 , 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 。 好事的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 , 敲打铸烧 , 神奇般的烧出了和以前不同颜色的陶器 。
一传十 , 十传百 。 就这样 , 紫砂陶艺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形成了 。
【关于紫砂壶的四个美丽传说】事实上 , 宜兴紫砂泥是段泥又称本山绿泥(烧成后呈淡黄色)、红泥、黑泥、墨绿泥和紫泥 , 还有夹在石层中间的黄色泥土称石黄又称朱砂泥(烧成后呈红色)的总称 。 紫砂陶土的颜色确实是五彩的 , 故又称为“五色土” 。
2、陶朱公的传说
定陶的陶朱公传说主要是关于范蠡居陶十九年间的民间传说故事 , 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 , 既有关于其出身来历的传说 , 又有其经商致富和处世理家的传说 , 还有和陶朱公有关的地方风物传说 。 陶朱公传说在定陶民间流传很广 , 主要存在于当地百姓的口耳相传中 , 在与他有关的众多典故、风物中也多有记载和反映 。 这些传说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陶朱公的为人哲学和经商思想 , 也体现了人们发家致富的愿望和定陶乃至鲁西南一带的风土人情 。
版本之二:相传春秋时 , 范蠡帮越王灭掉吴国后 , 弃官同西施逃到了宜兴丁山一个叫台山的村子隐居下来 。 他发现当地黄龙山的泥土可以做陶器 , 就教大家采泥做坯、筑窑烧陶 。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 ”范蠡虽然把陶器烧出来了 , 但烧的不是歪货(陶器变形) , 就是黄货(陶器没有烧透) , 而且陶器上有许多裂缝 。 一时范蠡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
有一天 , 西施淘好米 , 动手烧饭 。 范蠡见火苗很旺 , 射得很高 , 心想这不是浪费柴火吗?就把垫在锅底的三块石头拿掉 。 西施说 , 锅子压在火上 , 火就烧不旺了 。 果然 , 三块石头拿掉后没 , 火就萎了下去 。 范蠡想:假如烧窑时泥坯不着地 , 垫空烧 , 是不是容易烧透吗?按照此法 , 烧出来的黄货少了 , 后来 , 人们称这种石头叫 “脚石” 。
又有一天 , 范蠡做完活回家 , 西施正在烧饭 。 烧着烧 , 饭锅滚了 。 西施赶紧把灶里的木柴夹出来 , 只留几块在里面 。 范蠡问:“为什么把柴夹出来?”西施说:“饭烧滚后要闷一闷 , 要‘还火’ 。 如果一直用大火烧 , 时间短了做成生饭 , 长了烧焦 。 等到西施还了火 , 开锅盛出饭来 , 粒粒似珍珠 。 范蠡吃着吃着 , 突然想:烧陶器不也和烧饭一样吗?如果一直用猛火 , 米粒吃不消 , 就烧焦了;陶器吃不消 , 就烧裂了 。 假如烧烧 , 闷闷 , 既可烧透 , 又不裂了吗?
后来范蠡照着这个方法做 , 果然成功了 。 他把这些方法教给当地百姓 , 从此丁蜀窑场就兴旺起来 。 后来 , 人们尊奉他为“陶朱公” , 在蠡墅崇福寺塑了他的像(抗战时被日军所毁) , 每年阴历四月初七(范蠡生日) , 隆重纪念他 , 他居住过的地方就改名为“蠡墅”了 。
推荐阅读
- 图解养壶:细水长流的时光之美
- 立夏的诗句有哪些(立夏的诗句具体有哪些)
- 收藏紫砂壶因趣生爱
- 让你尽兴品茶的“百样”优雅茶具
- 日本老铁壶:不可忽视收藏价值的煮茶工具
- 重置网络命令
- 这才是大衣的“显高穿法”,小个子学会这4招,时髦显高不吃亏
- 让自己不动声色的变好看 是2022的新时髦
- BL如何用荣誉购买传家宝
- 当初的女鹅赵今麦长大了!新年低调黑色毛衣搭配,有点精致轻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