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御寒大招竟然是“吃”?!吃什么食物能让身体更温暖?

冬天来了,很多人都关心如何吃出温暖的话题 。
天气一冷,食欲就会上升 。对于冬天食欲上升的合理性 , 已经有很多研究给出了支持 。
不过 , 吃什么也很重要 。吃哪些食物能让人感觉更温暖呢?是不是只要吃热量高的食物,就能给身体提供热量呢?
这里把我多年前写过的文章找出来,略做修改,重新发出来给大家作为参考 。
先把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告诉大家:高热量 ≠ 高温暖 。吃高热量的食品,不等于能让身上暖起来 。
吃猪油,吃蛋糕,吃曲奇,吃油炸食品……这些对于提高抗寒能力基本上没什么帮助 。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呢?
为了解释方便 , 我们可以把人体看成一个供暖工厂 。
这个工厂的燃料就是食物当中含热量的成分,包括脂肪、淀粉和糖 。工厂的燃烧锅炉,就是人体细胞中的线粒体 。工厂的产品,就是人体制造出来的能量 , 包括让身体温暖的热量,还有能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细胞更新、组织修复、工作学习等各种事情所需要的化学能量 。
吃大量的高热量食品,实际上就是给这个工厂送来很多燃料 。没有燃料必然会停工,所以,长期来说,每天吃的食物太少 , 热量太低,人肯定是不抗冷的 。
但是,即便这些燃料堆积如山 , 也不一定能够顺利、高效地燃烧,让锅炉充分放出热量 。
【终极御寒大招竟然是“吃”?!吃什么食物能让身体更温暖?】假如人体细胞当中的「锅炉」太少,或者进料管道出了问题,或者工厂指挥系统下达指令 , 要求降低生产效率......那么,就算有足够的燃料,产出的热量还是不能满足需要 。
那么,谁是锅炉呢?刚才说了,就是细胞中的线粒体 。
肌肉细胞中的线粒体多得密密麻麻,所以一个人身上的肌肉越多,越充实发达,细胞中的线粒体总量就越大 。
而身体中的脂肪比例越大 , 线粒体总量就越少,因为脂肪细胞中只有大量油脂,线粒体少得可怜 。
这样一说就能明白,肌肉多的人产热能力强,而脂肪比例高的人产热能力差 。
运动员们通常不怕冷,练健美的人冬天也穿得很单薄,就是因为他们肌肉充实,产热能力强 。
很多胖人虽然有厚厚的脂肪层来保温,仍然不比其他人更抗冻,因为他们产生的热量本来就少 。冰棒就算是包了一层厚被子,仍然是冰棒 。当然,那些又缺脂肪,肌肉又少 , 皮包骨头的瘦人,自然就更不抗冷了 。他们所要做的事情 , 就是增加食物 , 同时好好健身,充实肌肉,增加自己的「锅炉」数量 。
由于肌肉少的人「锅炉」太少 , 需要的燃料自然也就比较少 。一旦多来点燃料,很容易堆积成患,也就是说,会因为消耗不掉,转变成身体上的脂肪,造成肥胖 。所以 , 如果吃同样多的食物 , 肌肉不发达的人更容易胖,而肌肉充实发达的人不容易胖 。

终极御寒大招竟然是“吃”?!吃什么食物能让身体更温暖?

文章插图
传统养生说:动则生阳 。运动后会全身发热,正是因为肌肉中的「锅炉」们加大力度工作的缘故 。不过,这里还不仅仅有锅炉的问题 , 还有管道的问题 。
用来帮助燃烧的氧气是怎样送到人体供热工厂的?产生的热量又是怎样送到全身的?靠的是血管中的血液流动 。人们常说「热血」,血真是热的 。温热的血液,就像北方的暖气管道,把生物氧化产生的热量运送到全身各处 。运动的时候 , 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身体的热量产生增加,并以更快的速度把热量送到全身,所以人就感觉热了 。
如果屋里的供暖管道堵了,或者管道中的热水流动速度太慢,屋里肯定会热不起来 。人体中也是一样的,老年人的血管硬化了,血管堵了,心脏泵血能力弱了,血液流动速度慢了,所以产热能力就会下降,所以他们更加怕冷 。
经常运动的人,本来肌肉比例就大一些 , 心脏还特别有力量,泵血能力很强,血液循环又顺畅,身体的产热效率和传热效率更高 , 自然就不那么怕冷了 。
那么,有没有一些吃了让人感觉温暖的食物?那些传统上所谓「温性」的食物,真能让人感觉到温暖么?
所谓温性食物,是传统医学的说法 。顾名思义,温性食物,就是那些使人们身体感觉更温暖的食品 。古人的说法一点都不抽象,是极端具象、容易理解的 。
其实食物多多少少都会让人感觉到温暖,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验:进餐厅之前会觉得冷 , 而从餐厅里出来,身上就热乎乎的了 。
这是因为,无论蛋白质、脂肪还是碳水化合物,多少都有点热效应 。只不过 , 蛋白质的热效应最高 。蛋白质所含的热量当中,30% 都会作为体热释放出来,而碳水化合物只有 5% , 脂肪则更少 。
有些食物能提供更多的蛋白质 , 会让我们在饭后觉得更加温暖,比如肉类、蛋类,特别是瘦的牛羊肉 。人们吃完涮羊肉会浑身冒汗,如果只吃涮白菜、涮面条 , 是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温暖效果的 。其实,有些减肥方法要求人们多吃瘦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利用蛋白质这种「浪费能量」的散热效应 。
贫血的时候,人体供氧不足,生物氧化效率下降,就会更加怕冷 。所以 , 富含铁的牛羊肉和动物内脏对维持血红蛋白水平有帮助,对抗冷也有帮助 。
甲状腺素就像供暖工厂的控制中心,如果工厂决定提高产能,供暖效果自然会大大增强 。缺碘时,营养不良,或长期过度疲劳时 , 可能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 , 人体就会特别怕冷 。通过合理营养,或使用一些药材 , 如果能够帮助调整甲状腺素等促进生物氧化的激素水平,也是有利于温暖身体的 。
有的食物能促进消化吸收,让人体从同样的食物中能吸收到更多的营养成分,这当然会有利于产生更多的能量 。而另一些食物则含有过多的抗营养因素,对消化能力弱的人来说 , 妨碍了营养成分的利用,人就会更加怕冷 。
传统养生中所说的「凉」食物和「温」植物性食物相比,前者往往含有更多的抗营养因素 。
还有些食品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让氧气和葡萄糖的运输速度加快,体表散热的速度加快 , 也能让身体感觉温暖 。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锅炉就不能熊熊燃烧,而氧气是靠血液来输送的 。
比如说,吃加了香辛料的食品,辣椒、花椒、小茴香、孜然、葱姜蒜之类 , 都有帮助消化和改善血液循环的效果,有利于改善身体的产热和散热能力 。
终极御寒大招竟然是“吃”?!吃什么食物能让身体更温暖?

文章插图
此外,在天冷的时候 , 人们会喜欢吃热乎乎的食物 。
由于冷食物会使胃肠道血管收缩,会降低食物消化吸收的效率 。虽然健康人能慢慢把食物的温度暖到体温,但毕竟需要时间,需要耗费能量,而且冷刺激本身会令部分人的胃肠感觉不适 。所以,天冷的时候吃一些热乎乎的食物,确实是比较靠谱的事情 。
食物的消化吸收速度本身,就和温度有关 。降低温度的时候,动物食物中的脂肪会凝固,要乳化它、吸收它,都会加大难度 。同时,淀粉类食物冷食也会增加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比例 。甚至有研究发现,即便是不需要消化的葡萄糖水,在冷着喝的时候,吸收速度都会变慢 。
由此可见 , 怕冷、体弱、消化不良的人,更适合吃热乎乎的食物 。当然,如果身体很强壮,消化能力很优秀 , 就不必太顾忌食物的温度了 。
总之,高热量食物未必能让人温暖,不要以「怕冷」为借口乱吃高糖甜食和高脂肪零食 。但是,吃够食物总热量,增加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营养素的食物 , 多用促进消化和促进血液循环的香辛料,的确能够让人感觉更加温暖 。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头条号签约作者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