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起源的研究( 三 )


蔡襄《思咏帖》云︰「大饼极珍物 , 青瓯微粗 , 临行匆匆致意 , 不周悉 。 」此信是写给冯京的 , 蔡襄皇佑三年末从故乡应召赴京 , 当世也自荆南通判御任还朝 , 两人邂逅于杭州 , 可能是冯方到而蔡将离去 , 因此蔡襄临行赠送团茶和茶具 , 略表心意 。
宋代茶盏 , 主要以瓷器为主 , 其它亦有玻璃、金、银、铜等制成 , 在宋代绘画里如宋征宗《文会图》或辽金墓室壁画上 , 时常见到宋人以建盏、青瓷、白瓷或青白瓷进茶的情景 。
小标: 宋代点茶煎茶并行 用器有所区别民间百姓的饮茶随处可见 , 史料也多有记载 。 1147年孟元老作的《东京梦华录》详尽地记述了北宋都城汴京城中繁华的商业景象 。 该书卷之二云︰「朱雀门外街巷……以南东西两教坊 , 余皆居民或茶房」 。 「潘楼东街巷…… , 茶坊每五更点灯 , ……北山子茶坊 , 内有仙洞、仙桥 , 仕女往往夜游 , 吃茶于彼」 。 卷之三云︰「马行街铺席……各有茶坊酒店 , 勾肆饮食 。 …… , 夜市直至三更尽 , 才五更又复开张 。 ……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 。 卷之五云︰「民俗 , ……或有从外新来 , 邻左居住 , 则相借动使 , 献遗汤茶 , 指引买卖之类 。 更有提茶瓶之人 , 每日邻里互相支茶 , 相问动静 。 」1235年灌圃耐得翁作的《都城纪胜》记述了南宋杭州的琐事 。 该书茶坊云︰「大茶坊张挂名人书画 , 在京师只熟食店挂画 , 所以消遗久待也 。 令茶坊皆然 。 冬天兼卖擂茶 , 或卖盐豉汤 , 暑天兼卖梅花酒 。 ……」1275年左右吴自牧的《梦梁录》也有类似的记载︰「卷十六?茶肆?汴京熟食店 , 张挂名画 , 所以勾引观者 , 留连食客 。 今杭城茶肆亦如之 , 插四时花 , 挂名人画 , 装点店面 。 四时卖奇茶异汤 , ……令之茶肆 , 列花架 , 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 , 装饰店面……」 。 「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 , 或塑望日 , 如遇吉凶二事 , 点送邻里茶水 , 倩其往来传语 。 」上述两书的记载 , 可以看出南宋杭城的饮茶习俗 , 基本上是沿袭了北宋汴京的饮茶习俗并有所发展 。 「茶坊数量众多 。 八仙、清乐、珠子、潘家、连三等 , 是最有名的茶坊 , 它们的设备精致雅洁 , 所有茶具皆以银为之」 。
在宋代饮茶习俗中 , 以点茶为主外 , 尚有煎茶 , 煎茶虽不似点茶 , 但也广被饮用 , 对于点茶、煎茶用器的区别 , 史料记载的较为清楚 。 黄庭坚《煎茶赋》︰「酌兔褐之瓯 , 瀹鱼眼之鼎 。 」等 , 说明茶以鼎为之 。 即是直接将团茶和草茶研成茶末 , 或亦有不经研磨 , 就把草茶或叶茶直接投入宽口的茶斧或茶鼎内击拂 , 再勺至茶盏里饮啜 , 谓之「煎茶」 。
点茶所使用的主要茶器为茶瓶、茶盏等 。 至于茶瓶的材质如何 , 宋诗中多有提起 。 梅尧臣《以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石瓶煎汤银梗打」 。 苏轼《试院煎茶》︰「银瓶泻汤夸第二」 。 黄庭坚《寄新茶与南禅师》︰「石钵收云液 , 铜瓶煮莘 。 」杨虹《陆羽井》︰「金瓶垂素绠 , 石甃湛寒泉」 。 等皆可见到金银或铜石制的煮水茶瓶 。
小标: 紫泥新品泛春华 不足证明北宋已有砂壶当了解了宋代的饮茶习俗及饮茶所使用的茶具后 , 再看看北宋诗人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紫泥新品泛春华」一诗的写作年代及其背景 。
该诗写于宋皇佑四年 。 6皇佑三年五月间 , 梅尧臣由宣城乘船到汴京 。 九月十二日是尧臣一生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 尧臣奉命到学士院面试 , 通过考试 , 由仁宗赐同进士出身 , 仍改太常博士 。 此时的尧臣已经五十多岁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