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增喜:壶中乾坤大 悠然品人生( 二 )


在收藏紫砂壶的过程中 , 孙增喜也慢慢地开始学习和了解紫砂壶的历史和文化 。 据他介绍说 , 紫砂壶 , 始于明 , 盛于清 , 流传至今 , 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 , 被誉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 , 不仅实用 , 而且文艺气息浓厚 , 集绘画、诗词、书法、雕刻、手工于一身 。
紫砂壶的特点是能“裹住香气 , 散发热气” , 久用能吸引茶香 , 更能散发油润光泽 , 即便空壶里注入沸水 , 也有茶香用得越久价值越高 。
老壶可遇不可求 , 需要细细品味孙增喜说 , 宜兴的黄龙山是紫砂矿土的圣地 。 只有这里的紫砂土矿 , 才能烧制出最好的紫砂壶 。 “上好的老壶很难找 , 得之往往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 ”孙增喜说 , 他的这把“圆竹壶”便是与他相遇多次后 , 才最终“求”到手的老壶之一 。
“圆竹壶”是孙增喜在地摊上淘到的 。 最初发现这把“不起眼”的壶时 , 壶面上有一层黑乎乎的污垢 , 像烟熏了一样 。 “当时 , 我就想这样的壶市场上到处都是 , 谁要呀?!”孙增喜说 , 过了一段时间 , 他看到有人向商家询问此壶 , 便心生好奇 , 心想这壶究竟哪儿好了?还真有人看上了 。
孙增喜把这把壶翻过来一看 , 底款上刻有“宜兴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出品”的字样 。 他心里一惊:“哎呦 , 这难道是梦寐以求的顾景舟的壶吗?顾老1954年10月曾响应政府号召 , 积极参与这个合作社的紫砂生产工场的组建筹划工作!”(采访人员查阅资料得知 , 顾景舟原名景洲 , 自号壶叟、老萍 。 宜兴紫砂名艺人 , 被海内外艺术界专家誉为“壶艺泰斗”)由于泥垢附着在这把壶上面 , 孙增喜看了半天 , 还是不敢确定这把壶是否为真品 。 回家后 , 他专门翻阅各类资料 , 感觉心里有了些底 。 可当他第三次到市场时 , 发现壶面有鼓包、壶盖与壶口接触不严 。 他认为“还是慎重点好” , 就没买 。 然而 , 他对这把壶一直念念不忘 。
“等回家后 , 我多方查阅资料 , 确认是真品 。 一旦认准它是真的了 , 我就整夜都睡不着觉了!”孙增喜说 , 可后来他连着去了一个多月 , 都没找到那个摊主和那把壶 。 他失望了 , 还为此做了首诗:“破竹拔节催流把 , 植根偏向雨后砂 。 小桥随风绽嫩叶 , 泰斗邀我试新茶 。 ”
过了春节 , 孙增喜再次来到那个市场 , 终于发现了那把他心仪已久的“圆竹壶” 。 与摊主讨价还价后 , 他用300元 , 兴高采烈地把壶抱回家了 。
收藏紫砂壶 , 从中参悟人生哲理由最初的喜好 , 到如今的收藏 , 孙增喜摸索出的经验就是:一旦爱好变成收藏 , 就不要抱着“发财致富”的想法 。 否则不仅让玩家身心疲惫 , 而且还常常“打眼” , 得不偿失 , 最好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 。
【孙增喜:壶中乾坤大 悠然品人生】孙增喜说 , 在他眼中 , 紫砂壶不仅仅是一把壶 , 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需要藏家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 才能懂得欣赏和收藏 。 孙增喜说 , 品紫砂壶 , 如同品茶 , 品茶如品人生 。 不管高兴还是失落 , 静下心来 , 品一壶茶 , 看着壶面上的诗词 , 浮躁的心便安定下来 。 有了一颗平淡的心 , 仿若有了自己的一个小世界 , 远离了纷繁复杂的社会 , 不在乎世俗眼光 , 只为追求内心的一湖平静 。 收藏紫砂壶 , 不仅能得到美观的享受 , 更可以从中参悟人生哲理 。
他说 , 如今 , 市面上好的紫砂壶少之又少 。 紫砂泥制作时间长 。 随之 , 紫砂壶的制作时间就长 , 再加上紫砂壶制作成本高 , 利润小 , 导致一些人急功近利 , 市面上的好壶越来越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