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

【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为什么不管是骑车还是开车,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遇到更多红灯?
这个问题,可能每个经常使用地面交通工具的人都思考过 。
这究竟是因为城市交通线设计有bug,还是因为心理误判产生了错觉?
其实一路红灯的反面状况同样常见,为什么只要遇到一个绿灯,就会遇到更多绿灯?
不管遇红则红,还是遇绿全绿,其实都是设计师们研究了几十年,特地规划出来的交通堵塞最优解 。

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

文章插图

●北京西直门立交桥——同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最优解”
交通灯多少秒变一次颜色,是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
所以,从1868年交通灯在伦敦诞生开始,专家们就在不断研究优化措施 。
1963年的多伦多交通信号控制系统、1966年的英国TRANSYT系统、70年代的英国SCOOT系统、悉尼的SCATS系统等,都是其中的经典案例 。
这些交通控制系统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实非常简单: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让最多车辆通过路段?
解决原则也同样简单:前方道路空,就让新来的车快点走;前方道路堵,就让新来的车慢点走 。
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

文章插图

原理明白了,具体如何操作呢?
我们要引入两个概念:绿波带和绿波速度 。
“绿波带”也叫绿路协调控制,就是通过设置路口间的绿灯启动相位差,减少停车次数,缩短旅行时间,使道路整体交通效益最优 。
绿波带的设计方法非常复杂,要考虑路段长度、车流量、平均车速、汽车启动耗时、不守交规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数量等等等等因素 。
随便拉出一个计算式来,都是这个样子的:
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

文章插图

●绿波带计算过程的冰山一角
通俗地讲,“绿波带”就是对路口间的红绿灯设置时间差,使在绿灯时出发的车辆,抵达下一个路口时,也能遇到绿灯 。
“绿波速度”则是指,在道路启动绿波带的情况下,车辆以某个速度行驶,最有可能遇到一路绿灯 。
它通常比道路限速要低,但是远高于交通拥堵时的行车速度 。
例如国内较早开始挂上“绿波速度”指示牌的福州市,市区内大多限速60公里/小时,而指示牌上的“绿波速度”一般是50—55公里/小时 。
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

文章插图

●福州绿波时速50—55公里/小时
绿波带可以提高城市交通网的效率,也能改善司机们的驾车体验,看起来是个利国利民的发明 。
不过,它对路况的要求有点高:只能在每个十字路口间距相等、单行、没有行人硬闯红灯、交通不拥堵的情况下实现 。
所以一路绿灯的畅快体验,大多出现于早晚高峰之外的城市主干道、各种外环线、或者早晚高峰的出城方向上 。
绿波带之下,即使你不幸遇到了一个红灯,只要调整下车速,还是非常有希望把自己和绿灯校对到一个频率上的 。
那校对不过来的一路红灯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开车的时候只要遇到一个红灯,就会次次红灯?

文章插图

●北京晚高峰:红色代表“停车场”
我们来介绍另一个概念:“红波带” 。
“红波带”同样是通过调整路口的交通灯时长,从而控制车辆到达下一个路口时遇到的红绿灯状态 。
不过,它的手段和绿波带是相反的,红波带的复杂算法,只为一个目的服务:确保你遇到的每个交通灯都是红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