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作者生平如此曲折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首华语流行歌曲流传到了国外, 大受欢迎, 翻唱版本出现后, 迅速排到美国billboard榜单前三的位置 。 你敢信这是真的?
这事儿还真发生过, 不过被翻唱的歌曲, 是民国时期的上海老歌 。
接下来你将看到:
●上海怎么就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源地?
●最早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者是写儿童歌曲的
●《玫瑰玫瑰我爱你》被翻唱后红遍了美国
上海怎么就成了中国流行音乐发源地?
-+-
一说民国老歌, 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想到上海 。
上海自开埠以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深入, 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国际化都会 。
20世纪30年代初期, 上海成为国内的轻纺工业基地、金融中心、交通运输枢纽和贸易中心 。
以金融业为例, 列强在上海不断建立起金融机构, 方便在中国的经济殖民活动 。
1936年, 上海拥有11家信托公司、48家汇划钱庄、3个储蓄会和1家邮政储金汇业局, 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金融中心 。

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作者生平如此曲折

文章插图

国际化的另一面体现在文化的交流上 。
1934年, 在上海的外国人已经占到了上海总人口的2.19% 。 外国人的到来, 刺激着上海各类娱乐业的发展 。
1908年, 法国人乐浜生在上海成立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 。 随后, 胜利、高亭等具有外国背景的唱片公司纷纷登陆上海 。
最初这些唱片公司灌制的唱片以各地方戏曲为主, 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增长的上海市民文化需求 。
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作者生平如此曲折

文章插图

●百代公司发行的的谭鑫培“捉放曹”唱片
当时上海市民对音乐的需求有多迫切?
20年代中叶, 留声机已经普遍进入上海富裕家庭, 也成为小资情调的咖啡馆、酒吧等娱乐场所不可或缺的道具 。 有钱人用得起留声机, 大众收听音乐主要靠广播 。
1934年, 上海28家电台节目中, 全天播音时段85%以上是文娱节目, 歌曲便是其中的重头戏 。
强烈的需求呼唤着新的音乐形式, 而催生新音乐形式的新音乐元素也来自国外 。
早期的上海歌舞厅、咖啡馆等娱乐场所演奏的乐队几乎完全都是外国人 。
其中又以菲律宾人为主, 另有犹太人、俄国人和吉普赛人 。 他们甚至会演奏当时刚刚流行的爵士乐, 这也让日后的上海音乐带有浓厚的爵士乐风情 。
最早的中国流行音乐创作者是写儿童歌曲的
-+-
民众对流行音乐有了迫切需求, 天才音乐人也就应运而生 。
中国第一批流行音乐制作者脱胎于知识分子阶层, 其代表人物就是开上海流行音乐之先的黎锦晖 。
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作者生平如此曲折

文章插图

●黎锦晖创办的明月歌剧社合影
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 不过要说起他创作的音乐, 你一定听过, 大家耳熟能详的儿歌《小白兔乖乖》就是他的作品 。
【中国第一首流行音乐的作者生平如此曲折】中国现代音乐最早诞生于新式学堂 。
最初“学堂音乐”走的是拿来主义路线, 多直接采用欧美歌曲或民间小调的曲子填入新词, 以宣传爱国、革命、妇女解放、破除迷信等新思想 。
参与创作的多是赵元任、李叔同这样的知识分子 。
比如李叔同的名作《送别》, 就是用了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曲改编的 。
后来中国的音乐开始从学堂音乐向流行音乐转变, 黎锦辉就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