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儿童与青少年心理指导 孩子的不同反应( 二 )


(9) 在学校失去兴趣 , 不能专心听课 。
行为比实际年龄小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 , 失去宠物或有意义的物品对他们而言特别的难过 , 难相处 。
3、 青春前期(11-14岁)的反应
(1) 总是失眠;
(2) 吃不下饭;
(3) 在家里造反;
(4) 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做;
(5) 在学校里易出现的问题(打架、逃学、失去学校兴趣 , 有寻求注意的行为;
(6) 身体上的问题(不明原因的疼痛 , 头痛、皮肤过敏、排泄紊乱等;
(7) 失去和同龄一起活动的兴趣 。
4、青春期(14~18岁)的反应
(1)出现气喘、头痛 , 全身紧绷 , 食欲减退 , 月经紊乱 , 内分泌失调;
(2)情绪上出现烦躁或者冷漠 , 对异性兴趣降低 , 总担心自己生病 , 注意力不集中;
(3)行为上 , 不负责任 , 有犯法行为 , 对父母的控制想要对抗的反抗减少;
(4)容易因为同龄人活动被瓦解 , 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难过悲伤 。
面对灾害有一些孩子会过早地成熟起来 , 这样的孩子一般会将不良的情绪埋藏起来 , 会使不良情绪延迟爆发。
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急需要心理救助 。因为青少年和儿童心理发育尚不成熟 , 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自我调试能力都比较差 , 对严重灾害带来的一系列精神伤害难以承受 , 其心理挫折反应也会更严重 。因此 , 大灾之后应尽量将孩子带离灾难现场 , 给孩子以安全感 , 减少孩子们的心灵创伤 。
二、心理疏导的方法
1、心理援救者来到孩子们周围首先要做的是观察 , 观察孩子们的情况 。
2、与孩子们进行一些肢体的接触 。比如 , 拥抱、抚摸都可以减缓孩子的心理压力 。
3、与孩子们进行交流 , 尽量减轻灾害对孩子的刺激强度 。成年人 , 尤其是孩子的父母 , 不宜在孩子面前诉说悲惨事件 , 夸大灾情 , 而应尽量隐瞒灾害给家庭造成的巨大财产损失和亲人的伤亡情况 。
4、多鼓励孩子在救灾当中协助父母、学校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使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信任 , 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 。
5、要帮助孩子对灾害刺激建立积极的心理救助机制 。父母良好的心理状态、沉着有力的救灾姿态、舍己救人的无私精神 , 是最大的心里支柱 。家长要冷静、坚强勇敢地告诫孩子不要害怕 。
6、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地心理疏导 , 大地震时一部分学生逃了出来 , 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疏导可以采取较为直接的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