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春季千变万化的气象因素相关,春季是各类心理疾病的多发季节,发病数约占全年的一半 。
春季各类心理疾病多发的主要原因
1.春季日照、气压、气温、湿度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绪波动 。
2.春季天气转暖,人体代谢进入旺盛期,引起人体的一些内环境和内分泌活动发生变化,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人的认知、情感、意志、情感、行为出现异常,从而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并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
3.春季气压较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体内外失去平衡,加剧心理机能的混乱,出现抑郁、躁狂等症 。
4.春风频率过低,极易产生次声波,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 。同时,春风还使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大大减少,使人体化学过程发生变化,在血液中分泌大量的血清素,让人出现紧张、压抑、疲劳的感觉 。
5.春季雨雾蒙蒙的天气、连绵的阴雨天则是抑郁症高发的外部因素;春天多变的气候也会使正常人情绪波动较快,容易烦躁不安,从而增大了引发心理疾病的概率 。
6.学生在寒假、春节中作息时间的不合理安排对身心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返校后,在面对新学期的学习生活过程表现出不适应等情况 。
所以,学生的心理问题或疾病在春季里很容易被诱发或加重 。
受春季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心理上不同程度表现出以下症状:身体有说不出具体状态的不舒服,食欲下降、失眠、早睡、情绪不稳定、对任何事情无兴趣、日常活动做得很勉强、压抑郁闷、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有内疚感、自我评价过低、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即使休息后也难以复原有疲劳感,甚至有消极、自杀的念头等等,都可能是心理疾病发病的前兆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之前有心理疾病史的人,春季易复发旧病,因此在春季更要加强保健和治疗 。
春季调节心理的方法
大学生在春季里尤其要注意心理的日常保健,多注意自我调节,多寻求帮助和爱,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
1.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认清自身价值,相信自己,不要盲目自卑 。
2.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有规律的工作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
3. 要适当地加强体育锻炼,通过爬山、跑步、打球、散步等体育运动舒缓压力,提高个人的心理抗压能力,转换个人心情,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 。
4.可以在闲暇时光看电影、阅读、参加文体活动,转移注意力,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消减不良情绪 。
5.回忆一些过去闪光、愉快的场景,看看自己过去的照片,自我欣赏,有意识地自我引导,把自己从不良情绪中引导出来 。
推荐阅读
- 合理释放不良心情 不做失恋后“碎心人”
- 胃肠道反应有哪些不良
- 让春季心理疾病不再变化无常
- 不良情绪易致癌 三妙招改善职场中坏情绪
- 赶走春季烦躁心理
- 排出“垃圾” 远离7个不良心态
- 专家教你走出现代人8种不良心态
- 不良心理作祟让你外交能力下降
- 春季怎么预防感冒
- 消化不良想吐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