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还是山

老树的画一看就生趣,那上面寥寥数笔、云淡风轻,画也简单、心也简单 。那上面题的如打油诗一般的话读来可以轻简烦扰,削减欲望:“待到春风吹起,我扛花去看你 。说尽千般不是,有意总在心里 。”在画中那个连五官都省略了的长衫人看来,煩恼忧愁仿佛一杯浓酒,挥一挥衣袖便四大皆空,一切尽付风花雪月中 。

若不是有太多攀比,生活还算差强人意 。有时候,付出与收获并不能成正比,应常劝自己持守一分淡定,把那得到的错过的失去的都随了清风,宠辱不惊 。

一段时间以来我不再更新微信朋友圈,每天看手机的频次也越来越少,偶尔听听音乐、看看收藏的公众号推送的旧文,大略浏览所关注朋友的动态,雅致的、会心的、逗趣的消息,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个个点赞 。的确,有些变化了无痕迹,一切事物在人们内心都会从最初的新奇归于寻常,再到寡淡,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在用心审视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每天向一个“旧我”告别,又在新的希冀中将一个“新我”诞生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当年贬赴汝州时游览庐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启迪后世要想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摆脱主观成见,超越逼仄的局限 。是啊,生活有多少角度,就能演绎多少精彩 。在我看来,在链接里听听收藏的歌曲,在简白的图文之中闲庭信步,随意安放视线和心情,减掉无谓的妄心妄行,也不乏是一种收获 。转念一想我当下的状态,不是意懒,而是真个静了心 。

自习文以来,沉潜于字斟句酌,看身边四季流转时序更迭,时常感到一阵急迫 。手敲键盘之声如山雨倾盆,胸中似有千军万马,时若兵临城下 。情非得已也好,违心跟风也罢,对一个缺少故事的人而言,文章总是稍显乏味 。自己没有,又不去涉猎别人的世界,则难免要思维短路,笔涩心枯 。殊不知当年范仲淹写就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竟是全凭想象,凭那一对心里生出的翅膀 。古人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其实,很少有人十分了解自己所隐匿的灵性,犹如一个人宅久了忽然置身户外,谁承想自己内心深处竟是个野孩子,徒步、踏浪、登攀、放歌,真情率性,本色尽显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年春色最好处,在那一抹淡素,在那一份似有还无 。写作,与草木生发一样,应是一种平中出奇、厚积薄发的过程,不知要历经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搜肠刮肚才能换得些微成果,能将文章写得如同玩儿一般的,是有天赋,是真功夫 。如能做到似鲁迅所说“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更是值得欣慰的事 。但于我而言,是常觉胸中无墨可落,写得越急,才情越发枯涩得紧 。听闻有人羡慕我:“你的生活真幸福,从你文字里流露出的都是对生活的感恩,虽然细琐平淡,却带给人愉悦 。”其实,我哪里有什么幸福呢?寻常的模样,朴素的衣装,甚至略显拙笨,丝毫没有什么出众,唯一可自满的就是心灵富足 。正如前人所云:“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闲便是主人 。”

佛说,世间万物,都由心生 。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想起一位友人的劝说:“文学更在生活外,有则写之,无则放下 。”万般情味皆生于我,从有到无自无而有,只要心中有意,有没有痕迹都不必强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