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古木不语识春秋!
文章插图
京西有座千年古刹,阳春三月,慕名前往 。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愍帝建兴四年(316年),最终考证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是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 。始创时规模不大,名叫“嘉福寺” 。
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称之为“潭柘寺”,沿用至今 。
古建筑选址
讲究风水,“前有照,背有靠,左右有抱”是首选之地 。
潭柘寺也不例外,座北朝南,三面环山,藏风聚气 。
背靠大山,左青龙右白虎扶手,形似太师椅,稳居富贵之地 。
深山处,香云缭绕,钟声长鸣,《大悲咒》诵念声声入耳,禅心佛语,净化心灵,使人不觉融入其中,对古刹充满敬畏,顶膜礼拜 。
潭柘寺让人震撼的不只是千年古风古韵,更有令人惊叹的宝刹宝物,富有灵性的参天古木 。
龙王殿前廊上挂着一条石鱼,活灵活现,体长约五尺,重约三百斤 。石鱼通体黝黑发亮,内含铜质,击打不同部位,会发出高低声音,如天然石琴 。
文章插图
传说这鱼本是南海龙宫的镇海之宝,玉帝生日时,龙王敖钦把石鱼做为寿礼送给玉帝 。
玉帝将其放养在瑶池,因有一年天下大旱,疾病流行,玉皇大帝就把这条神鱼赐给了潭柘寺,让其下到人间去拯救苦难 。
寺内方丈将此鱼悬挂于龙王殿前,每逢大旱之年,百姓击之求雨,如有疾病,摸之病消 。
据传说,求雨方位与击打部位对应,抚摸部位与疾痛位置相应,十分灵验 。
上天眷恋,方丈以慈悲为怀,将宝物悬于殿前与众生共享,除灾消难,足见胸怀 。
潭柘寺内毗卢阁东侧,种植于明代的“二乔玉兰”,是享誉京城的名花,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
据传其为国外引进,因花瓣兼有粉、白双色,十分娇艳,有人用三国时期东吴之大乔、小乔比拟,故名“二乔玉兰” 。
因了“二乔玉兰”的芳香馥郁,青灯古佛,梵音世界里有了些许仙灵、凉爽‘清香 。
毗卢阁殿前有两棵树相依相伴,一黑一白,此树植于辽代,属一级古树 。
一棵古柏树与一棵柿子树相伴共生,像一对情侣,不离不弃,相互扶持,携手共进,人们取其谐音,称其为“百事(柏柿)如意树” 。
因殿内有一尊“不空成就佛”,他乃金刚界五佛之一,掌管事业成就 。顺应佛意,企盼美好,人们又称之为“事事如意柏” 。
潭柘寺大雄宝殿后庭院内古木众多,其中两棵娑罗树和两棵高大的古银杏树最为抢眼,充满传奇 。此树原产古印度,在国内十分罕见 。
两棵娑罗树已有六百余年树龄,树干多处突起,状似牛眼,大若拳头,给人饱经风霜,历尽磨难之感 。
两株高大的古银杏树直冲云天,相传种植于唐代贞观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东侧的一株被乾隆封为“帝王树”,西侧的一株则称为“配王树” 。
文章插图
清代诗人孙雄曾写诗赞云:“潭柘寺前帝王树,至今车盖尚童童 。千年王气消沉尽,香火空繁三月中 。”
关于帝王树,民间曾流传这样一个神奇故事:只要有皇帝登基,树的根部就会长出一枝新枝,与老枝干合为一体生长,像慈父携子;此树传神,如有皇帝驾崩,便会从这树上掉下一棵树杈 。
推荐阅读
- 减一斤需要消耗多少千卡
- 一天喝牛奶酸奶多少毫升
- 一般年轻人的血压是多少
- 一小时心跳多少次算正常
- 一般正常子宫大小是多少
- 夏天有小孩空调开多少度
- 一天胎动多少次不正常的
- 一岁宝宝每天需要多少铁
- 一小时多少次胎动正常值
- 普通人一天摄入多少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