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唐代茶道史地球上有茶树植物已有七八千万年的漫长历史 , 而茶被人类所发现和利用 , 相传起源于神农时代 , 仅有四五千年 。 至于有关茶的专著记载 , 要更晚些 , 只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 。 中国历史悠久 , 区域辽阔 , 其汉语方言众多 , 汉字在早期出现过“语音异声 , 文字异形”的状况 。 代表茶名的汉字就有十多个 , 诸如荼、诧、荈、槚、苦荼、蔎、茗、和茶等 。 《诗经》 提到“荼”字的近十处 , 虽然并不全部指茶 , 但“谁谓荼苦 , 有甘如荠”( 《邶风谷风》 ) , “采荼薪樗 , 食我农夫”( 《幽风七月》 )等 , 则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关于茶事的最早记载 。 渊源于西周的古字书 《尔雅》 , 其中也有“檟 , 苦荼”的解释;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晏子春秋》 , 亦有晏婴相齐景公时 , “食脱粟之饭 , 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的记述 。 此外 , 汉以来如司马相如的 《凡将篇》 、扬雄的 《方言》 、东汉华佗的 《食经》 以及 《桐君录》 等书 , 均有茶事记载 。 随着饮茶越来越多 , 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 记述茶事的文献也一代比一代增加 。 早期有关茶的记载虽然较为简单 , 但留下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资料 。 像“荼生益州 , 三月三日采”( 《神农本草》 ) , 就指出茶树原产地的益州是最早的茶区之一 。 “荆巴间采茶作饼 , 叶老者饼成 , 以米膏出之 。 欲煮茗饮 , 先炙令赤色 , 捣末置瓷器中 , 以汤浇覆之 , 用葱、姜、桔子芼之”(三国魏张揖 《广雅》 ) , 则为最早记叙饼茶制法、泡茶的方法 。 关于公元前1000多年前的周初巴国境内已有人工茶园培植的茶叶 , 作为贡品非常珍重地献给周王室的记载则见于晋常璩 《华阳国志巴志》 , 这则记载说明当时的茶叶生产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 当时城市中出现经营茶粥、茶饮的茶摊 , “晋元帝时 , 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 , 往市鬻之 , 市人竞买”( 《广陵耆老传》 ) , 反映了饮茶已在社会各阶层中普及 。 “芳茶冠六清 , 滋味播九区 。 人生苛安乐 , 兹土聊可娱”的诗句(西晋张载 《登成都白兔楼》 ) , 不仅赞颂了茶的芳香宜人 , 也反映了蜀地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之盛 。 而在早期的记载中 , 许多文字都谈及茶叶的功能功效 , 说明了古人对茶叶作用的认识 , 如饮茶日久 , 精神爽快:“荼茗久服 , 令人有力悦志”( 《神农食经》 );饮茶可以却睡:“巴东别有真茗荼 , 煎饮令人不眠 。 ……又南方有瓜芦木 , 亦似茗 , 至苦涩 , 取为屑荼饮 , 亦可通夜不眠”( 《桐君录》 );古人发现茶和中草药同样可以治病 , 于是茶便与乌喙、枯梗、贝母、苓草、芒硝等一起被列为中草药之一(见司马相如 《凡将篇》 ) 。 “荼味苦 , 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 《神农本草经》 );至东汉时荼甚至被夸大为饮之能成仙得道的灵丹妙药:“茗菜轻身换骨 , 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陶弘景 《名医别录》 ) 。 正是由于早期文献对茶叶效能的记载和赞誉 , 进一步推动了饮茶的风尚 。 不过 , 饮茶风尚的普及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早期文献记载的许多趣闻轶事 , 反映了在饮茶方面由于南北地域的不同而产生的文化差异 。 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 , 官至谏议大夫的王褒所写的 《僮约》 中 , 在规定僮仆的任务中就有“烹荼尽具”和“武阳买荼”两条 。 “烹荼尽具” , 是说烧茶、泡茶的茶具要准备齐备 , 并洗涤干净 。 “武阳买荼” , 是说要到武阳去买茶叶 , 供居家饮用 。 在当时 , 自给自足的生产占主导地位 , 但茶叶要赶到集市上去购买 , 可见汉代巴蜀地区茶叶商品化已达到相当程度 。 至南北朝时 , 南齐永明十一年(493)齐武帝颁下遗诏 , 说自己逝世后 , 在灵前祭祀不必杀牲 , 只要供上糕、水果、茶、饭、酒和肉脯就可以了 , 还规定"天下贵贱 , 咸同此制"( 《南齐书》 ) 。 可见 , 南朝朝野已普遍接受了茶饮 。 但北方贵族还不饮茶甚至鄙视饮茶 。 南齐秘书丞王肃投归北魏 , 刚北上时 , 不习惯北方饮食 , “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 , 吃饭时常以鲫鱼羹为菜 , “渴饮茗汁” , 并且“一饮一斗” , 北朝士大夫讥笑他 , 称他是“漏卮” , 意思是“永远装不满的容器” 。 几年后 , 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举行的朝宴 , 却“食羊肉、酪浆甚多” 。 孝文帝很奇怪 , 问道:“卿为南方口味 , 以卿之见 , 羊肉与鱼羹 , 茗饮与酪浆 , 何者为上?”王肃曲意逢迎 , 说:“羊是陆产之最 , 鱼为水族之长 , 都是珍品 。 以味而论 , 是有优劣的 。 羊肉好比是齐、鲁衣冠大国 , 鱼好比是邾、莒附庸小国 。 只是茗叶熬的汁不中喝 , 只好给酪浆作奴仆了 。 ”孝文帝大笑 。 这话传开后 , 人们就把用茗熬的汤叫做“酪奴” , 以至于北朝的士大夫们对饮茶者也讥讽嘲弄 , “自是朝贵宴会 , 虽设茗饮 , 皆耻不复食 。 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 《洛阳伽蓝记》 卷三) 。 然而 , 这种情况并不长久 。 及至隋统一南北之后 , 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 由于隋文帝爱好饮茶 , 上行下效 , “由是竞采 , 天下始知饮茶”( 《隋书》 ) 。 当时流传着一首 《茶赞》 :“穷春秋 , 演河图 , 不如载茗一车 。 ”饮茶风尚 , 终于在北方传播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 饮茶文化逐步由混沌向文明嬗变 。 这种嬗变 , 使记载茶的文献资料也不断增加和丰富 。 当茶的载录愈来愈丰富多彩之时 , 就必然不满足于以往附记于其他书籍的局面 , 从而出现了全面的、系统的茶书专著 , 这是历史已经造就的机遇 。 这种历史的机遇 , 直到唐代才出现 。 规模空前的统一和强盛 , 气派空前的宽容和摄取 , 造就了唐人烈烈腾腾的生活情调以及丰富浓烈的社会风采 。 唐代的茶业充满活力 , 气象万千:茶产日兴 , 名品纷呈;饮茶之风 , 大行朝野;茶叶贸易 , 十分活跃;封建茶法 , 应运而生 。 时代呼唤着茶业的大发展、大提高 , 也呼唤着总结前人经验、导引茶业进一步发展的茶叶专著的尽快问世 。 唐代中 。
推荐阅读
- 千载茶史 天赐蒙顶
- 天津耳朵眼炸糕的历史故事 耳朵眼炸糕的由来
- 史小坑的校园烦恼第15-16关过关技巧
- 冷知识:你不知道的子弹发展史
- 古树深根的秘密——总结余姚茶文化的历史贡献,女性养生茶配方
- 史小坑的校园烦恼第11-12关怎么玩
- 涨知识!3分钟速览极简中国航天史
- 潮州 饮茶历史好,敬亭绿雪茶
- 浅谈紫砂的历史、鉴赏、使用、保养、收藏
- 青茶 乌龙茶的历史及其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