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登高及插茱萸的寓意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对不对

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重阳节的时候人们会有一些庆祝的活动,其中就有登高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登高及插茱萸的寓意,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重阳节登高及插茱萸的寓意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对不对】
重阳节登高的寓意寓意一:登高辟邪气 在我国的古代,有着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 。而古人们为了避免接触到邪气,所以才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气 。不过这一说法现在看实在有些不科学 。不过,九九一般正值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举家出游、登高望远在时令上是非常适宜的 。
寓意二:登高山祈福 据《礼记·祭法》中有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比起现今要艰苦许多,最早时期人们的很多事物大都来自于才集合和狩猎,而山林中生长的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让人类生存和繁衍 。因此在古代,古人们对于山特别是高山是有崇拜的 。因此在舅舅这一天登高山也是一种表达人们敬畏崇拜和祈福的一种行为 。
寓意三:辞青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春季的踏青一说,实际上与之相对的还有秋季的辞青一说 。据清代潘荣陛编撰的《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 。”
重阳节戴茱萸的寓意佩戴气味浓烈的茱萸能御初寒也可辟邪气 。这跟端午佩挂艾草、菖蒲的道理是一样的,为了驱病、防蚊、辟邪 。所以无论是艾草、菖蒲,还是茱萸,都有特殊香味,才能达到除病辟邪的效果 。以前的人,到了重阳节会把茱萸插在头上,或身上佩装有茱萸的布袋 。
重阳节节日起源故事起源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 。《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 。”“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 。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 。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
起源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 。在古代,古人对火总有莫名的恐惧,因而也常常敬畏和祭拜火神,并认为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 。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 。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 。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城,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 。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