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二年级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由来,传统节日端午节就快到了,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吗?端午节又有什么风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_端午节风俗简介2021,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由来

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 。屈原《九歌·云中君》写到“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

“恶日”说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 。《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要在五月禁欲、斋戒 。《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载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于父母”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

“纪念屈原”说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却遭人反对与陷害而去职流放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国破家亡,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打捞不到,便将食物丢进江里,喂鱼龙虾蟹,如此屈原的身体便不会受到伤害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迎接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二年级】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 。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居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

“纪念孝女曹娥”说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 。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 。
福州端午节风俗有哪些
午时书
每逢端午节正午,福州家家户户都在门楹贴上“午时书”,午时联与春联稍有不同,形制较为短小,用黄色的“雄黄酒”或“黄枝水”书写 。据莫友棠在《屏麓草堂诗话》记载,午时书之风,最早可以远溯到唐朝,历史极为悠久 。端午时节贴午时书是福州十邑所独有的风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