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的由来与含义

【处暑是什么时候?二十四节气之处暑的由来与含义】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日左右 。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 。虽然,处暑前后我国北京、太原、西安、成都和贵阳一线以东及以南的广大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区日平均气温仍在摄氏二十二度以上,处于夏季,但是这时冷空气南下次数增多,气温下降逐渐明显 。

处暑节气的由来

处暑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

处暑节气的气候特点

古人留下的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谚语,如“一场秋雨一场凉”,“立秋三场雨,麻布扇子高搁起,”“立秋处暑天气凉”、“处暑热不来”等,就是对“处暑”时节气候变化的直接描述 。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

处暑时平均气温一般较立秋降低1.5℃左右,个别年份8月下旬华南西部可能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23℃以下的低温,影响杂交水稻开花 。但是,由于华南处暑时仍基本上受夏季风控制,所以还常有华南西部最高气温高于30℃、华南东部高于35℃的天气出现 。特别是长江沿岸低海拔地区,在伏旱延续的年份里,更感到“秋老虎”的余威 。西北高原进入处暑秋意正浓,海拔3500米以上已呈初冬景象,牧草渐萎,霜雪日增 。

处暑是华南雨量分布由西多东少向东多西少转换的前期 。这时华南中部的雨量常是一年里的次高点,比大暑或白露时为多 。高原地区处暑至秋分会出现连续阴雨水天气,对农牧业生产不利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正是收获中稻的大忙时节 。一般年辰处暑节气内,华南日照仍然比较充足,除了华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晒和棉花吐絮 。可是少数年份也有如杜诗所“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的景况,秋绵雨会提前到来 。

处暑节气的民间习俗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 。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