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_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三伏天的讲究有哪些( 二 )


伏天的说法据说历史相当久远,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 。”唐人张守节曰:“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着很多食俗 。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今年的三伏天共计三十天 。分别是:头伏:7月18日-7月27日;中伏:7月28日-8月6日;末伏:8月7日-8月16日 。从农历纪月的角度看,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进入初伏(又称头伏天),一般都要在立秋后十天左右进入“末伏”最后一天,伏天结束 。因此,有“夏至三庚入伏天,秋后绵绵加一伏”的说法 。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间,如今已是中伏天气,所以,对待暑热时期的个人运势要务必重视,也是到了改运旺运的好时机 。
驱除暑邪
三伏天是阳盛阴衰之时,也是邪气容易上升的时期 。“伏”在古代是指“潜藏”,也就是说“三伏天”是“伏邪”之际 。这里的伏邪指的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夏天炎热之际,暑邪潜伏于人体内部,容易造成人的精神不济,食欲萎靡,严重者使人中暑,造成人的头昏脑胀、浑身乏力、反应迟钝,影响身体健康 。
而要除去暑邪,就要注意消暑祛湿,注意一些饮食保健 。冷饮是不适合作为消暑之用的,否则会伤了脾胃,对于苦夏之人更会雪上加霜 。绿茶是解暑佳品,不仅可以祛湿,还可有助于改善肠胃消化,有助缓解“夏打盹儿”的精神疲劳 。
冬病夏治
中医讲“冬病夏治” 。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寒、肺气虚弱的人来说,三伏天则是进行有效调理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阳气最盛,可以使患者“培本”以扶住阳气,使患者阳气充足旺盛,增强抗病能力,而到了冬天则可以减少发病或不发病,从而达到“冬病夏治” 。
说到“冬病夏治”,那也给大家提个醒,千万别在夏季尤其是三伏天落下什么病根儿 。比如夏季的大汗淋淋后冲凉水澡,对着空调吹冷风等等,都是不好的夏季保健习惯,因此要注意避免 。
命理喜火者可适时提升运势
夏季五行为火,三伏天虽热,但也是火极旺之时,对于命理喜火的人来说可是好事,因为正可以趁此时间提升运势 。所以,对于命理喜火的朋友,可要在三伏天抓住机会,该表白的就对心仪的人表白,该换工作的就择个时间跳槽,开始新的生活 。总之,喜火之人在三伏天望把握机遇,可有所作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