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耳才科学?科学用耳的小知识有哪些?

耳朵是人体的重要器官 , 据统计 , 全球大约有10%的人有听力障碍 。 如何预防听力障碍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能爱护自己和别人的耳朵 , 要科学用耳 , 保护听力 。
一、耳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 耳朵的结构(下图是耳朵的结构图)

怎样用耳才科学?科学用耳的小知识有哪些?

文章插图

耳朵的生理构造 , 主要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份 , 连接听神经至大脑 , 构成了人类的听觉系统 。
耳部的构造由外耳耳廓进入外耳道后 , 接著的是中耳耳膜(鼓膜); 中耳腔内有三块听小骨 , 分别是鎚骨、砧骨及镫骨 。 镫骨接触到内耳之卵圆孔 , 声音由此传入内耳 。 内耳的构造可分为二大部分 。 耳蜗部分管听觉 , 前庭半规管部分管平衡 , 耳蜗部分集合成耳蜗神经 , 半规管部分集合成前庭神经 , 这二神经再合在一起形成耳蜗前庭神经 , 就是第八对脑神经 , 由此再走入脑干的听觉神经核 , 接着到达大脑的听觉中枢 。 听觉中枢的主要区域在大脑的颞叶 。 故耳朵只是用来传导声音最终仍须靠大脑听声音 。 每部份的听觉器官都各自具备了独特的功能 。
人的耳廓像一个卫星接收器能接收声波 , 并将其汇聚到外耳道 , 然后 , 再传到鼓膜 , 引起鼓膜振动 , 这样 , 就把声波的声能就转变为机械能 , 鼓膜的振动可带动与之相连的听小骨 , 而听小骨的活动又可振动内耳的门户--卵圆窗膜 , 这样 , 就使内耳中的淋巴液产生振动 , 从而引起内耳基底膜振动 , 刺激基底膜上的细胞产生与之对应的电位变化 , 此时 , 机械能又转变为生物信号 , 这种电信号汇聚到听神经中 , 再通过听神经输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 , 直到这时 , 人才算真正“听”到声音 。 听中枢就像一个情报研究所 , 将传来的生物电信号进行分类、编号和分析整理 , 大脑此时才能明白所接受的声波是什么意思 , 然后 , 才能作出反应 。 这一过程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 , 只有千分之几秒 , 自己是根本觉察不到的 。
耳朵除了有听觉的功能外 , 还兼具保持身体平衡的机能 。 可见保护好耳朵是多么的重要 。
二 科学用耳以下行为可能会对耳朵产生伤害 。
1. 挖耳朵 。 有些人有用硬物挖耳朵的习惯 。 殊不知这极易造成对鼓膜的损害 。 从上图可见 , 如果硬物捅破了鼓膜 , 就会影响声音对鼓膜的震动 , 对听力造成伤害 。 要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 。
2. 同样道理 , 放异物也会对鼓膜造成伤害 。 尤其是一些小朋友喜欢把异物塞到耳朵里 。 所以家长要时常教育孩子那样 做有危险 。 要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 。
3. 打耳光 。 打耳光的时候气体被压缩 , 沿外耳道进入耳朵 , 与内耳形成压力差 , 对鼓膜形成压迫 , 造成鼓膜损坏 。 要避免这些行为的出现 。
4. 爆竹声 , 炮声 。 同打耳光一样 , 由于内外耳的压力差造成鼓膜损坏 。 这种情况下可以张大嘴巴 , 使内外耳的压力接近 。
5. 擤鼻涕 。 伤风感冒时 , 千万不要捏住鼻子两边一起擤鼻涕 , 以免压力过大带菌的鼻涕进入中耳 , 引起中耳炎 。 要擤鼻涕应该逐个鼻孔来 。
6. 洗澡和游泳时耳朵进水 。 为防止耳朵进水可用软耳塞堵住耳朵 。
7. 噪音 。
美国职业安全和健康中心规定 , 人体最大限度能承受的声能如下:
90 d B SPL 8 hours
【怎样用耳才科学?科学用耳的小知识有哪些?】95 d B SPL 4 hours
100 d B SPL 2 hours
105 d B SPL 1 hours
110 d B SPL 30 minutes
115 d B SPL 15 minute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