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 制作丝绸的原料来源于蚕吐出的丝 。 蚕原产于中国 , 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对蚕的记载 , 至少在3000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人工养蚕 。 最近 , 六只蚕宝宝开创了中国养蚕史的新篇章:它们随着神舟十一号飞船被带向太空 , 并在两位“太空铲屎官”的悉心照料下在天宫二号中安了家 。 航天员们不但定期为他们喂食、除便 , 有时还会将它们从小窝中取出 , 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溜蚕” 。 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 , 这六只蚕宝宝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太空明星 。
文章插图
(航天员景海鹏拥有少将军衔 , 蚕宝宝们享受到了将军养蚕的特殊待遇)
火箭的推力是有限的 , 而一次航天活动的耗资又十分巨大 , 因此 , 但凡能上天之物 , 一般都背负着特定的使命 。 这六只蚕宝宝也不例外 。 他们是为了完成香港基督教宣教会宣基中学的四位中学生设计的太空养蚕实验 。 在地球上生活的结茧时 , 先要吐丝形成结茧网 , 再继续吐丝加厚茧网内层 。 之后 , 蚕先要以S型方式吐丝 , 形成茧衣 , 再以8字型吐丝 , 形成结茧层 , 最终完成吐丝结茧的工作 。 几位中学生希望观察蚕在太空中成长的过程 , 同步对比在地球生长的蚕的变态过程 , 以比较两者的区别 。 他们预计 , 蚕在太空中的失重情况下无法适应重力变化 , 导致吐丝过程出现错误 , 不能像地球上生活的蚕一样吐丝成茧 , 变态失败 , 进而发生与地球上不同的变异 。
文章插图
(蚕茧)
几位中学生设计的实验看起来并不复杂 , 但要让蚕真正在太空中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和航天员一样 , 蚕宝宝们也要承受起飞时数倍重力加速度的超重 。 为此 , 航天529厂的科技人员为蚕宝宝特别设计了半球形的太空屋 , 在其中填充了特殊材料 。 这种太空屋既有减轻超重环境对蚕宝宝的不利影响的功能 , 又能让蚕宝宝在太空中生活舒适、行动自如 。 能够随神舟十一号上天的六只蚕宝宝也出身不凡 。 他们来自于改良品种“秋风百玉” 。 经过航天529厂和中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的严格选拔 , 从4000只蚕中脱颖而出 , 获得了去太空旅行的资格 。
文章插图
(上图为神舟十一号搭载的养蚕装置 , 下图为香港中学生在参加比赛时最初设计的养蚕装置)
巧合的是 , 在16年前 , 有一位中国学生也提出了太空养蚕的设想 。 1999年 , 旨在鼓励所有年龄的学生参与太空探索、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与创造力的STARS计划来到了中国 , 并向全国的中小学生征集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实验方案 。 2000年1月 , 在中美双方专家的评审下 , 由北京景山学校小学五年级李桃桃同学设计的“蚕吐丝织茧实验”成功入选 。 她实验的设想和香港中学生的相似 , 希望观察蚕在太空里怎样吐丝、结茧、甩籽、出蚕;探究蚕丝在宇宙射线的辐射下拉力、光泽、颜色有什么变化 。 2003年1月16日 , 执行STS-107任务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载着太空养蚕装置飞向太空 。 然而 , 这次飞行却成为了哥伦比亚号的绝唱 。 在返回地球时 , 哥伦比亚号不幸解体坠毁 , 太空养蚕的实验装置也随之消亡 。 后来 , 太空养蚕装置被重新制造 , 随中国的第22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傲游太空并返回 , 蚕在太空中的生活也被数码相机记录了下来 。
推荐阅读
- 读不懂这四个“字”,你就读不懂“四大名著”
- 为什么会出现“同时赞同两种甚至几种观点”?
- 微信小程序“how好好”怎么抢红包雨、如何提现
- 为什么我总在跑步还是胖?
- “娘矮矮一窝”,这种说法靠谱吗?
- 别看猪八戒“傻”,他的师傅连玉帝都要礼让三分?
- ems是什么意思 ems是什么意思中文
- 早晨和晚上护肤的“差距”有多大?了解后才明白,差距会如此明显
- 水、乳、霜、精华正确的护肤顺序,涂错了不仅“无效”还“伤脸”
- 广式茶饮“泡热”遂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