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爱》的心理学解读:闺蜜可以有多可怕?

闺蜜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日剧《贤者之爱》中的女二号百合作为女一号真由子名义上的闺蜜,以抢夺好朋友的一切为乐 。 从小到大,不管是漂亮项链、纪念玩偶、昂贵耳环,百合死乞白赖全部都讨要 。 每个男人,无论是真由爸爸、谅哥哥、儿子直巳,百合不择手段统统要抢来 。
为什么一个女人对自己口中的好朋友充斥着如此强烈的嫉妒心?众人矛头几乎一致指向百合的虚荣、贪婪、卑劣、惹人厌 。 而当我们试图从情感的层面去探索,以心理的角度去理解一个人时,往往将还原一颗扭曲心灵背后不为人知的沉重与悲哀 。

《贤者之爱》的心理学解读:闺蜜可以有多可怕?

文章插图

“真好,我也是独生女就好了”——同胞竞争大战
初识,少女百合满怀羡慕地对真由子吐露出“独生女真好”的心声 。 站在心理层面来看,年幼的同胞代表的是早期发展阶段,他们对于年长的同胞来说意味着身份上的一种吸引,以及对退行的一种诱惑 。
年幼的、更无助的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关注,正如很多非独生子女担心的“弟弟或妹妹抢走了爸爸和妈妈的爱”,而对关注的需求是年长的孩子不得不甚至已经学会去克制了的 。
面对年幼的孩子,年长的孩子担忧他的到来将威胁到自己先前已取得的内在和外在情境的平衡 。 在这种情况下,嫉妒和竞争是很正常的情感和表现 。
剧中的百合作为长女,不仅拥有一双对孩子情绪完全不敏感的父母,两个顽劣的弟弟更是瓜分了原本有可能降临到自己身上的那点关爱毛毛雨 。 她在家中不是冷眼旁观便是以暴制暴,丝毫不关心两个弟弟的安危,遭遇最小的弟弟溺亡也未显怜悯之心 。
对一个从未获得父母垂青的孩子而言,她似乎在赢得父母之爱的战场上又少了一个敌人 。
《贤者之爱》的心理学解读:闺蜜可以有多可怕?

文章插图

“要是正吾叔是我爸爸就好了”——理想化父亲之梦
翠绿幽静的隔壁小花园里充满了另外一家人的欢笑,那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又慈爱无比的中年男人简直就是自己梦想的父亲 。 只可惜,享受这个男人疼爱的却是另一个女孩 。 仗着年少无知的护身符,百合肆无忌惮地埋首于邻居叔叔的怀抱乞求温存 。
俗话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可惜这辈子依旧没有机会获得他的爱 。 于是乎,怀春少女寻找一个理想化的父亲满足自己的“恋父情结”也不足为奇了 。
生活中对于“恋父”“恋母”之类的形容常存在一种误解,以为那是单纯指一个人喜欢或爱恋自己的父母及相似形象 。 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早年和父母的关系足够良好,对父母的爱便可以帮助一个孩子成长,从而顺利地过渡至成年,并有利于发展出健康的亲密关系 。
真正的恋父恋母,即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在儿时未能修通指向异性父母的情感,或是被忽视,或是受引诱,都导致一个孩子在长大后不断地寻找和异性父母相同或相反的伴侣 。
当一个人大谈特谈“恨死我爸或我妈了”,实际上属于典型的反向形成 。 在这种执拗背后,潜台词其实是:我还是很在意我的父母,我的择偶标准依旧以父母为指针,我无法和他们分离,因为我无法丢弃小时候对他们怀抱着的期待和爱 。 倘若保有此种心态,即便碰上位绝佳恋人,长此以往,对方多半也难受重负 。
《贤者之爱》的心理学解读:闺蜜可以有多可怕?

文章插图

“但是真由爸爸的反应跟别的男人果然没什么两样”——色情性投射认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