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但是,在古代,却是战争连连,不断的战争让老板姓的生活是苦不堪言,打仗也是综合国力的一种体现,那么,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是古时候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呢?具体原因是怎样的呢?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文章插图
在冷兵器时代,弓箭和盾牌永远是一对冤家,一个是传统的远射武器,一个是比盔甲更便捷的防御性武器 。
弓箭可以有效防御骑兵的冲击(骑兵无法配重甲冲锋),所以弓箭发展的第一个顶峰出现在宋朝,因为宋朝要长期面对北方游牧骑兵的威胁,马步军士兵百分之八十是弓弩手 。
盾牌则是甲胄的一种,因为拿在手上,轻便性比穿在身上的铠甲强,所以盾牌又被叫做“秉甲”,更主要的是,盾牌可以构成一道盾墙,远比铠甲保护单兵要实用的多 。
有意思的是,古人在形容自己兵力强大时,总是喜欢用“带甲百万”、“甲士”、“披甲持盾”等词汇,却没人用“带弓百万”来形容强盛 。
那么当弓箭面对盾牌时,究竟能不能射穿盾牌呢?
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文章插图
弓箭分为直拉、反曲、复合等很多种,同时又要受到做工、距离、臂力、平射还是抛射等因素影响,而盾牌根据材质可分为藤盾、木盾、铁盾等等,不同种类的弓箭面对不同的盾牌,效果自然大不一样 。
但总体而言,弓箭是无法射穿盾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弓箭和盾牌的发展是同步的,比如宋朝大量装备黑漆弓的时候,盾牌也已经进化到了铁盾 。而同时期的盾总是能够阻挡弓箭 。
【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其实古代的弓箭威力并不能达到一击必死 。比如刘邦就被项羽一箭射中胸口,结果刘邦还有力气嘲笑项羽射的不准 。隋朝的杜伏威被人直接射中额头,不仅没死,还亲自冲锋把射他的人给斩了 。
古代中箭致死的,多数死于破伤风,比如魏国名将张郃,仅仅是膝盖中了一箭就阵亡了 。只有极少数是倒霉被直接射中要害 。
至于用弓箭射击穿着重甲的人,射穿的几率就更低了,明朝的袁崇焕、满桂就曾多次中箭无事,后梁的张归宇身中15箭安然无恙 。《周书》记载说将军田弘“摧锋直前,身被一百余箭,朝廷壮之 。”
古代弓箭既然射不穿盾牌为什么还要不停的放箭?

文章插图
明清战争中,明军大量装备火器,而清军还处于落后的纯冷兵器时代,但清军用木板铁皮做成盾车居然能挡住比弓箭威力更强的火器弹丸,最终破关斩将攻城略地屡试不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