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你是否被人洗脑?( 二 )


于是,隔壁大婶,就在夜晚听到了外边走廊的脚步声:啪,啪,啪啪……可凑近门上的猫眼,却看不到人影……
那么,天亮后,大婶把这事告诉门外小伙,小伙为什么不说清楚呢?
因为,小伙害怕说出来,大婶一怒之下,向物业什么的投诉,反倒麻烦 。 所以,为了图个省心,他装出纯洁无辜的模样,不停摇头:恐怖的脚步声?不知道,木有听到……
——当这些细节补充完备之后,我们又有什么结论呢?
结论是:当我们了解的事实程度不足,是无法评述的 。
但当我们不了解事情经过,却自以为了解,这时候争论就爆发了 。
(05)
近乎所有的观点,都是在对事实的基础之上,引发的评判 。
当事实不够充足,就无从评判,或是评判片面 。
我们不是上帝,不是高居云端俯瞰苍生——纵然是,我们也未必有兴趣,弄清楚每个人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
世界不是一台平面电视机,所关注的事情,不是呈直线式摆在我们面前的 。 我们所讨论的社会问题,事实往往并不全面,充满了黑箱 。
简单说,任何一起事件,往往由以下四个部件构成:
第一个,你不了解的事情 。
第二个,当事人叙述、但没有旁证的事情 。
第三个,当事人叙述,有旁证的部分 。
第四个,叙述者的观点 。
让我们举个栗子……就举最近的……人大校友事件吧 。
(06)
人大校友事件,最初的爆料,文字罗列极多,观点指向也极为鲜明 。 但按我们这个标准来看,整体事件就是个大黑箱 。 黑箱两头是我们所知道的,他出门时是鲜活的生命,几个小时后家人接派出所电话,赶往医院,人已经死了 。

如何辨识你是否被人洗脑?

文章插图

接下来是警方陈述,指死者嫖娼 。 这样事情就演变成了三个环节 。
如何辨识你是否被人洗脑?

文章插图

再接下来,有旁证者证明,死者生前,曾在一个小区狂奔呼救,被数名便装男子追赶并扑倒,最后带上了辆小轿车 。
这时候整体过程就凑足了四个环节 。
如何辨识你是否被人洗脑?

文章插图

此时,事件仍然无法评价,因为最重要的黑箱没有打开 。
公众等待打开黑箱 。 但警方先声称执法记录仪被死者打坏,续而改口没有带执法记录仪,是用手机记录,而手机被死者打坏……也就是说,事件的黑箱无法打开 。
此后的网络激论,就是围绕着这只打不开的黑箱 。
黑箱打不开,你还争议个什么?
研究各方观点,就会发现——相互争议的,根本不是事件 。
而是想象!
(07)
回到我们最初举的两个例子上去,在黑箱没有打开时,我们的观点,不过是想象 。
——当一位老实兄弟,醉烂如泥后醒来,发现自己在酒店房间,旁边一位温柔的大妈,枕边一叠人民币 。 此时他的感觉或评价,都是想象 。
——隔壁房间的大婶,整整一夜被门外走廊的脚步声惊扰,扒猫眼上却看不到人,这一夜大婶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 大婶所想到的种种可能,全都是想象 。
人大校友死记事件,也是如此 。
人类社会的几乎所有事件,也是如此 。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具备了研判一种观点,正确与否的能力 。
(08)
当我们说正确时,说的不是观点 。
而是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 。
这种态度,第一承认有自己不了解的事儿,承认事件黑箱的存在,对黑箱只有等待,只有质疑,而无评价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