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围城》的杨绛先生走了

最近 , 在重读《围城》 , 阅读《围城》的过程 , 也是在见证钱钟书和杨绛先生的伉俪情深 。 《围城》的题目是杨绛先生题的 。 扉页这一段广为传颂的句子也是出于杨绛先生: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 对婚姻也罢 , 职业也罢 ,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
年少时阅读《围城》 , 关注的是前半部分方鸿渐和唐晓芙的情感纠葛 。 如今重温《围城》 , 却发现被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生活深深吸引 。 也许也是因为自己虚长了几岁 , 进入了社会 , 开始进入工作和婚姻的围城 。

读着《围城》中的故事 , 其实也能在故事中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方鸿渐归国时的踌躇满志和不谙世事 , 不就是自己大学刚毕业 , 从象牙塔走向社会时的状态吗?方鸿渐和唐晓芙的美好而又脆弱的爱恋 , 不就像曾经的初恋 , 那么美好 , 又那么脆弱 , 被风吹散了 , 各自奔天涯 。 方鸿渐在三闾大学遇到的勾心斗角的事情 , 也许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吧 。 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后因为柴米油盐争吵 , 婆媳妯娌间的微妙关系 , 这不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场景吗?
今天中午 , 在慈怀读书群里 , 看到群友转发的新闻 , 看到标题 , 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 杨绛先生在凌晨去世了 。 前几天 , 网传杨绛先生病重 , 后又被证实是谣言 , 大家纷纷在群里为杨绛先生祈祷 。 没有想到 , 今天传来这个噩耗 。 那位最懂《围城》的杨绛先生走了 , 他们仨在天堂相遇 。

《围城》凝聚着钱钟书先生的心血 , 亦离不开杨绛先生的付出 ,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爱情的见证 。

最懂《围城》的杨绛先生走了

文章插图

钱钟书有今天的著作面世 , 既是杨绛担负了大多数家庭琐事 , 更直接的还是杨绛拼命保存了钱钟书许多重要手稿 。 钱钟书《围城》创作也正是在杨绛创作的启发下动的念头 。 为此杨绛节衣缩食 , 辞退保姆 , 自任“灶下婢” , 让钱钟书减少教课时间全心创作 。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 , 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 。 我是“锱铢积累”读完的 。 每天晚上 , 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 , 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 。 我笑 , 他也笑;我大笑 , 他也大笑 。 有时我放下稿子 , 和他相对大笑 , 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 , 还有书外的事 。 我不用说明笑什么 , 反正彼此心照不宣 。 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 , 我就急切地等着看他怎么写 。 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 。 他给我看的是定稿 , 不再改动 。 后来他对这部小说以及其它“少作”都不满意 , 恨不得大改特改 , 不过这是后话了 。
钟书选注宋诗 , 我曾自告奋勇 , 愿充白居易的“老妪” ——也就是最低标准;如果我读不懂 , 他得补充注释 。 可是在《围城》的读者里 , 我却成了最高标准 。 好比学士通人熟悉古诗文里词句的来历 , 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 。 除了作者本人 , 最有资格为《围城》做注释的 , 该是我了 。
第二遍阅读《围城》 , 先看了小说结尾杨绛先生写的《钱钟书与<围城>》 。 钱钟书先生读着杨绛笔下钱钟书先生的故事 , 觉得好生羡慕 , 他们这样的婚姻是多少人所羡慕的?
在杨绛先生笔下 , 钱钟书先生的“痴”跃然纸上 。 他不仅记不清自己的生日 , 穿鞋还分不清左右脚 , 趁女儿睡着在她肚皮上画画 , 半夜拿竹竿帮猫儿打架……
尤其是帮自家猫打败林徽因的猫这一段 , 让读者忍俊不禁 。
钱钟书和杨绛都很喜欢猫 , 解放后 , 他们住在清华 , 养过一只很聪明的猫 。 小猫长大了 , 半夜爱和别的猫打架 。 钱钟书特别备了一枝长竹竿 , 倚在门口 , 不管多冷的天 , 听见猫儿叫闹 , 他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 , 拿了竹竿 , 赶出去帮自己的猫打架 。 当时 , 钱、杨夫妇与清华建筑系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邻居 , 钱家的猫与林徽因的猫是最爱争风头的“情敌” , 钱钟书如果看见自己的猫被林女士的猫欺负了 , 丝毫不客气 , 总要用竹竿教训“对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