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邻还剩些什么人呢?只有一两个老寡妇 。宿鸟总是留恋着本枝 , 我也同样依恋故土 , 哪能辞乡而去 , 且在此地栖宿 。
正当春季 , 我扛起锄头下田 , 到了天晚还忙着浇田 。县吏知道我回来了 , 又征召我去练习军中的骑鼓 。
虽然在本州服役 , 家里也没什么可带 。近处去 , 我只有空身一人;远处去终究也会迷失 。
【杜甫三吏三别之无家别古诗带拼音版】家乡既已一片空荡 , 远近对我来说都是一样 。永远伤痛我长年生病的母亲 , 死了五年也没有好好埋葬 。
她生了我 , 却得不到我的服侍 , 母子二人终身忍受辛酸 。人活在世上却无家可别 , 这老百姓可怎么当?
注释
天宝后:指安史之乱以后 。开篇是以追叙写起 , 追溯无家的原因 , 引出下文 。庐:即居住的房屋 。但 , 只有 , 极为概括也极为沉痛地传达出安禄山乱后的悲惨景象:什么都没有 , 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
贱子:这位无家者的自谓 。阵败:指邺城之败 。
日瘦:日光淡薄 , 杜甫的自创语 。
怒我啼:对我发怒且啼叫 。写乡村的久已荒芜 , 野兽猖獗出没 。
这句以“宿鸟”自比 , 言人皆恋故土 , 所以即便是困守穷栖 , 依旧在所不辞 。
这句是说他又要被征去打仗 。
携:即离 。无所携 , 是说家里没有可以告别的人 。
这两句是以能够服役于本州而自幸 。终转迷:终究是前途迷茫 , 生死凶吉难料 。
齐:齐同 。这两句更进一层 , 是自伤语 。是说家乡已经一无所有 , 在本州当兵和在外县当兵都是一样 。
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作乱到这一年正是五年 。委沟溪:指母亲葬在山谷里 。
两酸嘶:是说母子两个人都饮恨 。酸嘶 , 失声痛哭 。
蒸黎:指劳动人民 。蒸 , 众 。黎 , 黑 。
文章插图
3、杜甫三吏三别之无家别赏析赏析
《无家别》和“三别”中的其他两篇一样 , 叙事诗的“叙述人”不是作者 , 而是诗中的主人公 。这个主人公是又一次被征去当兵的独身汉 , 既无人为他送别 , 又无人可以告别 , 然而在踏上征途之际 , 依然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 , 仿佛是对老天爷诉说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
从开头至“一二老寡妻”共十四句 , 总写乱后回乡所见 , 而以“贱子因阵败 , 归来寻旧蹊”两句插在中间 , 将这一大段隔成两个小段 。前一小段 , 以追叙发端 , 写那个自称“贱子”的军人回乡之后 , 看见自己的家乡面目全非 , 一片荒凉 , 于是抚今忆昔 , 概括地诉说了家乡的今昔变化 。“寂寞天宝后 , 园庐但蒿藜” , 这两句正面写今 , 但背后已藏着昔 。“天宝后”如此 , 那么就会想到天宝前的情况 。于是自然地引出下两句 。那时候“我里百余家” , 应是园庐相望 , 鸡犬相闻 , 当然并不寂寞:“天宝后”则遭逢世乱 , 居人各自东西 , 园庐荒废 , 蒿藜(野草)丛生 , 自然就寂寞了 。一起头就用“寂寞”二字 , 渲染满目萧条的景象 , 表现出主人公触目伤怀的悲凉心情 , 为全诗定了基调 。“世乱”二字与“天宝后”呼应 , 写出了今昔变化的原因 , 也点明了“无家”可“别”的根源 。“存者无消息 , 死者为尘泥”两句 , 紧承“世乱各东西”而来 , 如闻“我”的叹息之声 , 强烈地表现了主人公的悲伤情绪 。
推荐阅读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写的什么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简述
- 庆余年杜甫七言绝句 简介是什么?
- 杜甫诗三首翻译 杜甫诗三首翻译及原文
- 成都担担面哪家好吃
- 望岳三首原文、作者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带拼音版原文和赏析
- 成都杜甫草堂值得去玩么?
- 杜甫写的绝句古诗有几首 杜甫写的绝句古诗精选
- 为农原文、作者
- 杜甫《赤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