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 , 直立行走、能制造工具是人类进化的最原始推动力 。 但随着基因技术和化石断代技术的不断发展 , 以及新的DNA和化石样本的不断发现 , 科学家开始反思这个传统观点了 , 美国犹他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的最新观点认为 , 人类能从类人猿进化而来是因为我们的古代祖先需要长途奔跑——也许为了狩猎 , 或者为了食腐而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奔跑——正是这种奔跑 , 逐步促成了我们人类现在的身体结构 , 使我们从猿类进化为人类 , 而不是直立行走 。 而传统观点一直把奔跑作为人类直立行走的“副产品” , 在进化中的作用几乎从未被生物学界正视过 。
直立行走理论中的疑点
为什么不是直立行走促成人类进化 , 而是奔跑造就了人类?我们先来看看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 , 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年至150万年之间 , 已进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
2、能人阶段 , 在拉丁语中的意思就是“手巧之人” , “能人”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到150万年前 ,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人类首次学会制造精致石器的时期;
3、“直立人” 阶段 , 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到20万年前 , 是比“能人”进步、但比“智人”原始的古人类;
4、智人阶段 , 通常认为是在大约20万年前出现一直繁盛到现在 ,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20万年只是很短的时间 。
对比以上四个阶段人类祖先的特点 , 发现能人、直立人、智人的骨骼结构却几乎相同 , 都属于人属 , 它们之间的不同主要是脑容量的差别 。 相比之下 , 南方古猿虽然也具备直立行走的生物特征 , 但它与人类骨骼结构和外观相差极大!它们的头、颈和肩膀有更多地肌肉连接 , 永久性高耸的肩膀 , 更长的前臂 , 腿更短 , 和它们十分不明显的脚踝骨…… 。
通过上述对比 , 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四个阶段的人类祖先 , 都是直立行走的 , 为何南方古猿与人类的骨骼差异如此之大 , 为什么人类骨骼结构在漫长的南方古猿阶段近300万年中几乎没有变化?南方古猿和后来的人类祖先是否还存在着其他运动能力的差异呢?
对于上述疑问我们的答案是:南方古猿之所以像猿 , 是因为 , 仅仅只是直立行走并没有更多的改变它猿类的骨骼结构和外形 , 只有奔跑使人和猿产生了分化 , 我们人类具有奔跑能力 , 而南方古猿不具备这种能力 。 因此 , 人类的外形结构是人类祖先在奔跑中形成的 。
可能的情景是这样的 , 南方古猿中比较擅跑的一个分支 , 在自然选择的眷顾下种群繁盛 ,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化 , 这些善于长跑的生物特征就此固化在了人类祖先身上 , 并彻底放弃了林木间穿行的能力 。
而南方古猿 , 虽然可以直立行走 , 但并没有彻底放弃林木间穿行的能力 , 这使南方古猿最终没有进化出奔跑的能力 , 也是由于不具备这种能力 , 在长期与人类祖先的竞争中逐渐走向消亡 。 “奔跑假说”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在能人阶段以后 , 人类的骨骼结构与南方古猿的骨骼结构差异较大的原因 。
文章插图
解剖学证据
科学家们还为这一假说提供了解剖学上的证据 。 科学家们详细检查了26处人类身体特征 , 这些特征中只有少数几个是行走所需要的 , 其余都是跑步所需的特征 ,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人类足部骨群构建了一个稳定或者说坚固的足弓 , 形成了一个坚固的整体 , 这样整个足部“刚性”就较大 , 这样人类在蹬踏地面时会更有效率 , 同时肌腱的弹簧作用也会加大 。
推荐阅读
- 乌龟从楼上摔下出血
- 肌肤从多少岁开始衰老?
- 水培发财树的养殖方法:从地上挖起去泥土
- 如何从坠机事件中活下来?
- 【天津爆炸】我们如何从心理上应对突发事故?
- 茶树新品种---湘妃翠
- 幽默感从何而来?
- 人类和动物眼中的世界有何不同?
- 饮茶从东南到西北各不相同,槐米茶
- 郑州——少林寺一日游 乘车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