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否真的心狠手辣( 二 )


文章插图
黄初五年(224) 春正月,曹丕下令曰: “初令谋反大逆乃得相告,其余皆勿听治; 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 。”政令下达的原因未载,但联系曹植为监官所举的时间及黄初五年后未曾受诬的情况来看,曹植无疑是此令的最大受益者 。数次受诬,屡次赦免,曹丕待曹植真可谓宽容优厚 。前人多谓曹丕遣使者罗织曹植罪名,其实不然 。否则,曹丕为何既使人捏造罪名,却又不治其罪?究其实际,当时政策对诸侯王监察甚严,而监国谒者也不轻松,稍有不慎,即招杀身之祸 。
《三国志·魏书·楚王彪传》记,嘉平元年令狐愚与王凌谋立曹彪,事发,曹彪自杀 。彪之官属以下及监国谒者,坐知情无辅导之义,皆伏诛 。”监国谒者、防辅吏担负检举诸侯之过、防非辅正之责,楚之监国谒者因未能及时上报曹彪之过,便受株连被杀 。因此,监国谒者势必严密伺察诸侯之过,及时上报、纠过,以免祸及自身 。而曹植“任性而行,不自彫励”,面对严密监察,必然会频繁与监国谒者发生冲突,难免为其所奏 。故曹植屡次为监国谒者所奏,实由己之行事所致,曹丕对其比较宽容,屡次赦免其罪责并未严肃处理 。曹操曾训诫曹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此语正可为曹丕与曹植关系之注脚 。黄初以后,曹丕、 曹植情为兄弟,义为君臣,从君臣角度出发来看,曹丕待曹植不薄 。

曹丕是否真的心狠手辣

文章插图
我再增加一个例子,“初植未到关,自念有过,宜当谢帝 。乃留其从官著关东,单将两三人微行,入见清河长公主,欲因主谢 。而关吏以闻,帝使人逆之,不得见 。太后以为自杀也,对帝泣 。会植科头负鈇锧,徒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 。及见之,帝犹严颜色,不与语,又不使冠履 。植伏地泣涕,太后为不乐 。诏乃听复王服 。《三国志·魏书·曹植传》:封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 。”曹丕知道曹植的消息还是比较高兴的,等到见了面,又装着一副严肃的表情,不和曹植说话 。
还有《三国志·魏书·曹植传》:“封六年,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 。”增加曹植的封邑,算是不错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