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居室生辉

9月11日至16日,广州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著名紫砂大师张红华、鲍峰岩的紫砂壶作品展 。 展会期间,观赏者络绎不绝,除了广州的玩家之外,不少周边地区的紫砂爱好者也前往观赏 。 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黄健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指出,珠三角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展,为紫砂陶艺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 然而,珠三角的紫砂陶艺市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玩家接触紫砂文化的时间短,鉴赏水平还比较低 。 那么,如何真正认识紫砂壶艺的价值呢?采访人员采访了张红华与鲍峰岩两位大师 。 紫砂壶的实用性 据黄健生先生介绍,紫砂陶艺起源于北宋年间,盛行于明、清时代 。 这与中国的茶文化发展紧密相关 。 明代普遍饮用的是与现在的炒青绿茶相似的芽茶,已经不同于宋代碾成茶末后使用的饼茶 。 饮茶的方法也一改煎煮为冲泡,冲泡茶具也改变了 。 明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用瓷茶壶或紫砂茶壶冲泡茶叶的风尚 。 与茶文化密切相连的紫砂壶,具有的优点是: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茶味不容易霉馊变质;耐热性能好;传热缓慢,提携不易烫手;壶经久耐用,越久色泽越好 。 紫砂壶的艺术性 在茶文化的洗礼中,不少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使紫砂壶艺成长为一种高雅的艺术 。 鲍锋岩先生指出,紫砂壶独特之处在于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性 。 所以评估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在于其用泥的品质 。 紫砂壶通过不断地抚摸擦拭,细腻温润的手感可带给心灵一种愉悦感 。 因此,名家制壶所选的泥都必须是精品中的精品 。 而泥质的好坏也成为评价一把壶价值的一个标准 。 造型美是紫砂壶带给人审美愉悦的主要因素 。 张红华先生指出,紫砂壶造型要求具有完整统一的“整体美”:壶的口、把、钮、盖、肩、腹、底等,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应交待得脉络清晰;同时,壶身整体的比例要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是明确与流畅的 。 【紫砂壶艺,居室生辉】紫砂壶的观赏性不仅在其造型之美,更上一层的追求是蕴涵于造型之中壶的“神韵” 。 中国画追求的是“气韵生动”的意境,紫砂壶艺术也是如此 。 鲍峰岩先生指出,真正的紫砂艺术不在于表面的华丽,往往是越简单的造型越拥有内在的品味,越显古拙的作品越属上层 。 而两位大师都是善于运用简约、概括、抽象等手法来塑造反映人们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形体,通过点、线、面的合理结合,抓住紫砂壶或丰满或纤巧或大方或雅致的不同特征,形神统一,内外相谐,赋予了紫砂壶鲜活的生命力 。 紫砂壶的装饰美 构成紫砂壶艺审美特征的另一因素是文化因素 。 书法、篆刻、绘画都可以出现在壶身上 。 龙飞凤舞的书法、气韵生动的国画、班驳古拙的篆刻,这些中国文化精粹统统集中表现在人手可握的紫砂壶上,其带给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愉悦是巨大的 。 张红华先生介绍,好的壶配上名家的字或画,两者交相辉映所闪耀的是巧夺天工的艺术之光 。 张红华先生对于自己每个作品上的字、画的作者都能如数家珍般娓娓道出 。 养壶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众多爱好者的钟爱,还在于收藏者的保养能使艺术品更加美丽 。 鲍峰岩先生指出,养壶的技巧是:泡茶时,壶内泡上热水,壶外也要淋上几遍热水,这样能从内外给壶以滋润 。 同时,可以用干毛巾经常擦拭,最好是在茶壶倒出茶水时趁热擦拭 。 经过保养后的紫砂壶,其色泽会越发光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