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些有关古人仁的事迹


求一些有关古人仁的事迹

文章插图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 生” 。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 。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 。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 。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 。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 。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 。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 。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说:“政在节财 。”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 。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 。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 。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 。“行之一年,四方则之” 。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 。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 。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 。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 。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 。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 。定公围之不克 。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 。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 。孔子政治抑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求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 。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 。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 。过匡地,被围困五天 。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 。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 。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 。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 。”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 。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 。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 。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 。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 。卫出公欲用孔子 。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 。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 。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 。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生平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 。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 。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 。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 。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 。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 。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 。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说:“政在节财 。”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 。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 。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 。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 。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 。孔子思想 孔子面对春秋末期急剧变革的社会现实,汲取夏商的文化营养,继承周代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以“礼”、“仁”、“中庸”、“教”与“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内的完整学说 。孔子的学说内涵丰富,自成系统,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礼” 礼”是孔子思想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 。“礼”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由来已久 。孔子曾经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 孔子认为,到了周代,“礼”发展得最完备,因此,他最为崇奉的是周礼 。在孔子看来,“礼”是从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孔子所谓的“礼”包含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两方面 。其内在精神是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及相应的各种伦理关系 。在《礼记·哀公问》中,他明确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所以,他认为讲礼,更重要的不在于形式,而在贯彻其内在精神 。“仁” 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 。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 。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 。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 。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中庸” 孔子的“中庸”思想,既具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又具有品德修养的意义 。就方法论来说,其要点有二:一是“中”,二是“和” 。对于这种“中”与“和”的思想,孔子主张不仅要作为一种认识和处理事物的方法来看待,而且还应该通过修养和锻炼,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质中,成为人的美德 。他曾经感叹地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所以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他自己在为人的风格上也做到了“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受到弟子们的尊敬 。“教”与“学” 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教”与“学”的思想是他思想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贵族 。孔子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改变了“学在官府”的旧局面,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孔子自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述而》),他的学生来自十一个诸侯国,有各种出身的人 。对于学习目的,孔子通过弟子的言论提出“学而优则仕”的主张,支持平民出身的学生从政施展才能 。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善于发现学生各自在性格和学业上的特点,主张因材施教 。他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他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

推荐阅读